雖然霍夫曼對挪用古德裡安的物資表示了内疚,但無論是他還是施佩爾,甚至古德裡安本人都萬萬沒想到這舉動反而對非洲英美部隊計劃與部署造成了混亂:3月上旬,非洲集團軍順利完成了對摩加迪沙和索馬裡其餘地區的占領,開始對肯尼亞東北沿海走廊發起進攻,德軍裝甲部隊勢如破竹、馳騁疾進,巴頓帶領部隊且戰且退,想把德國人放進來打。
一開始似乎也成功了,到3月25日,德軍已越過塔納河谷東段的維圖和卡烏一線,并與美軍前哨進行交火,巴頓第一次領略了德國人的裝甲戰和虎式坦克,古德裡安第一次領教了美國人的防守反擊與空地協同。雙方各自給了對方較高的評價:巴頓認為德軍裝甲部隊戰術娴熟、虎式坦克威力确如傳聞一樣厲害,而古德裡安認為美國人各部隊相互間配合比英國人有章法得多,特别是空地協同做得不錯,步兵輕火力尤其兇猛。在實地繳獲并試用美國人的m1加蘭德步槍後,古德裡安終于明白為什麼元首要淘汰k98而換用g43步槍了——雖然快速增加的子彈消耗量給後勤供應造成了更大壓力。
當然,非洲集團軍更喜歡的戰利品還是美國推土機——謝爾曼坦克,在德國裝甲兵眼裡,謝爾曼坦克打仗的水平真的隻能說很一般,被擊中經常變成一個火球,但作為勤務坦克卻異常好用,改裝後無論是推土機、挖掘機還是架橋亦或者吊車,比用t-34或4号坦克改裝的車輛都好使——因為謝爾曼坦克發動機功率高達500馬力,拆除炮塔後剩餘功率最大,比4号坦克要高不少,機械可靠性又強于t-34。
在非洲戰場上,地雷是讓所有人都十分頭疼的東西,有“萬能改造”天賦的德軍最喜歡把謝爾曼改造成掃雷車。由此,在德軍内部進行戰況彙報時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說到繳獲“推土機”或“掃雷車”多少輛,不懂行的人看了一頭霧水,隻有前線官兵官兵才明白這說的其實是謝爾曼——隻要底盤與動力系統完整就行,炮塔是否完好無關緊要。
但就在雙方準備進一步大戰時,古德裡安忽然不複一開始高歌猛進的态勢,玩起了進兩步退一步的招數,從摩加迪沙到卡烏800多公裡的路程,德軍隻用了不到20天就走完,但從卡烏到肯尼亞東部港口城市馬林迪那130公裡的路卻足足走了一星期,4月初才進行有效占領,然後又遲遲不向100多公裡外的蒙巴薩進攻,弄得英美聯軍七上八下、十分緊張,不知道德國人又在憋什麼壞招。
非洲戰區的高層比曆史上在北非登陸成功後那種洋洋得意的心态要謙虛得多——那一次因為驕傲自滿、貪功冒進被隆美爾在凱塞林山口一頓教訓,現在因為從印度洋戰役後英美部隊一直被攆着打,再加從北非和埃及撤退下來的澳新士兵一個勁渲染德軍強大,美軍轉而變得十分保守,得了患得患失的毛病,哪怕如巴頓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與德軍交手過幾次後也都承認要慎重對待。
面對畫風突變的局面,非洲戰區指揮部傷透了腦筋:想進攻怕打不過德軍和沿海可能出現的軸心艦隊,想後退放棄蒙巴薩又覺得不甘心,隻能憋足了勁防守,而防守是個相當消耗耐心與意志的過程。
古德裡安不是不想進攻,隻因他的補給品被隆美爾挪用了一半,短時間内積攢不起進攻所需要的物資,所以暫時隻能停在原地不動。
非洲集團軍的補給一般走海路在摩加迪沙登陸,然後依靠近1000公裡的公路運輸送往前線,随着非洲集團軍的戰線越來越往前延伸,受距離限制,補給難度越發加大。本以為拿下馬林迪會扭轉該局面,結果發現這個港口的設施還是上個世紀流傳下來的,不但能力有限,還被美國人破壞殆盡,根本沒法使用。唯一的指望是盡快拿下蒙巴薩并恢複通航能力,這樣運輸船可以直接停靠港口,但在後勤限制之後,他隻能望着100多公裡外的蒙巴薩歎氣。
美國的物資與補給雖然遠比德軍豐富,但遇到的問題和德國人一樣,同樣是運輸受限,大量物資裝備都堆在南非,一發子彈、一顆炮彈、一桶汽油都必須依靠飛機從南非空運而來。即便是物流能力強如美國這個層次,面對這種局面也大感棘手。這段時間為了阻止、遲滞德軍的進攻,裝甲力量不足的艾森豪威爾被迫動用了大量b-24\b-25進行空襲,而這些轟炸機平時是與運輸機一起承擔物資運輸職能的,投入越多轟炸機執行作戰任務,就越少能投入力量進行運輸,更何況德軍空軍力量也不弱,非洲集團軍不但能得到從奔巴島上起飛的飛機支援,後面還有加蘭德指揮的戰鬥機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