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中亞攻防戰(下)
ps:哭死,昨天夜裡寫的因為word崩潰,全沒有了,嗚嗚嗚嗚……
在斯大林的電報到來之後不久,華西列夫斯基的電報也來了,但是電報寫得很長,譯電員用了很長的功夫才把這份長篇大論遞交給朱可夫,讓後者感到驚奇的地方不在于他與斯大林的意見非常契合,也不在于他是用個人名義拍發的電報,而在于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那種悲涼,朱可夫很少在這位老搭檔身上看到過這種情緒。
“……美國方面的外交照會來了,在政治局同意暫時忍耐、接受屈辱的40%過境費的情況下,美國當局予以了拒絕。使用的理由與借口是無可辯駁的:……美國作為一個民主國家,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勒索,更無法眼睜睜看着用美國納稅人金錢生産出來的物資最終落到美利堅的敵人——日本手裡,這種消息一旦傳出去,不僅意味着政府在政治上威風掃地,更意味着民衆對于戰争和勝利信心的根本動搖。這不是損失幾萬噸、幾艘船的問題,這是在資敵。同時,由于美國海軍力量遭到了較多挫折,日本海軍氣焰正盛,所以我方也無法提供武裝護航。
……倘若蘇方無法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則這條航線将被迫暫時中止,美方将考慮在阿留申群島上新建一個航空基地,提供對蘇緊急空運,大概能達到1萬噸/月的輸送規模。”
朱可夫知道,在計算今年的物資供應和作戰保障時,政治局和總參謀部是将美援物資統計在内的,标準是30萬噸/月,如果能确保50萬噸/月,則情況會比較充裕。可如果隻有1萬噸/月,那除一些非常緊急的零件、藥品外,其餘基本就不可能提供了。而從目前這個态勢上來看,空運至少到5月份以後才能展開,肯定也運不了重型裝備。對五百萬規模的大國高強度戰争來說,1萬噸/月的運輸規模能抵什麼用?
“……外交戰線的同志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談判,最終形成了這樣一種方案:即美方把物資和船舶運送到阿留申群島附近,然後由我方派遣船員進行最後一段航線的運送并負責應對日本勒索,這樣可在形式上規避“美方資敵”局面。我們私下得到的消息是,美國軍事統帥部門——參聯會同意了該變通方案,但他們的政府首腦不肯簽署這樣一個行政法令。另據我們得到的秘密消息,一貫主張同盟各國友好協作、共同抗擊法西斯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先生重病住院、不能視事,目前由副總統華萊士代行總統職權,不肯簽署命令就是他的堅持。
此人據說在華盛頓既無威望,又對布爾什維克表示本能反感,同時還有一點兒政治潔癖和傻頭傻腦的理想主義……他不僅拒絕對我們的物資援助,甚至對英國的援助法案也頗有微詞,認為‘犧牲太大、收效甚低、意義不大’,武官們傳達了軍方高級将領對我們私下的同情和對目前政治形勢的憤慨!
在政治局會議上,鑒于目前的現狀,很多同志重新提出了考慮媾和的請求,認為如果我們再繼續拖延下去,不但戰争勝利無望,可能會導緻黨和國家徹底毀滅,斯大林同志對此非常焦慮,近乎夜不能寐,而我在搜集、整理各方面得到的情報信息和數據後,同樣夜不能寐。我希望給您一個全面、深刻而又符合實際的整體情況介紹,希望您不會認為我是投降主義或者動搖主義。”
随即華西列夫斯基羅列了一長串的數字和情況介紹,這些内容其實不用他講,朱可夫心裡也隐隐約約有了充分的估計,但全部放在一起看,發現場面是非常觸目驚心的:
到1944年初,蘇聯武裝力量規模因為控制範圍縮小、糧食供應不足以及在北方、中央戰場上連續失敗,在加入80多萬女兵部隊後,總體實力才堪堪超過700萬,其中遠東分布着将近100萬。在日本已經翻臉且關東軍蠢蠢欲動的局勢下,這部分兵力是不能再繼續抽調的,因此實際可用于與軸心對陣的兵力大約隻有600萬。
而最高統帥部估計德軍在東線戰場的兵力是420-430萬之間(實際408萬),其餘芬蘭、意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土耳其等軸心夥提供的軍隊再加上俄羅斯解放軍、烏克蘭、白俄羅斯、中亞、波羅的海三國等各種武裝力量統計起來将近200萬(實際約175萬)。這意味着軸心在軍事對比上不僅人員素質已大大壓倒了紅軍,在數量上基本也保持了對等。現在蘇軍中到處充斥着16歲甚至15歲的娃娃兵和50多歲的爺爺兵,而他們交火的對手基本上還集中在18-40這個年齡段,甚至德軍中35-40這個年齡段的普通官兵已在逐漸降低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