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前麵幾章標題其實應改為這個更貼切些,大家湊合著看哈,千萬不要因標題而跳訂,因為大多數時候標題並不反映內容……另外,有些讀者反映看不見本章說,那是因為在起點App後係統默認是關閉的,可在設置中將其打開。
“是我害死了他!是我害死了他!”得知小羅斯福的死訊,巴頓在指揮部裡痛哭流涕。
在他看來,如果沒有自己當初一力堅持抽調部隊去登陸,小羅斯福現在還安安穩穩地帶著大紅一師在委內瑞拉曬太***本不會有事。自己不但拉著小羅斯福去冒險,還把部隊放在塞古魯港這種前後不靠的地方,最終全軍覆滅。更不可饒恕的是,自己沒能和小羅斯福並肩戰鬥、同生共死,反而往後退到了薩爾瓦多這個更安全的地方。
如果不是小羅斯福在前麵頂著,他的集團軍說不定已被德國人團團包圍了。
第五集團軍幾個師長麵麵相覷,羅斯福集群近乎全軍覆滅的消息他們已知道了,情況變得非常不利,薩爾瓦多的德軍粘著部隊不放,南麵德軍主力又在狂飆突進,再不及時撤退,第五集團軍就全完了。
本來第五集團軍還有接應小羅斯福集群撤退的任務,現在這任務隨著這個集群的崩潰自然而然就消逝了,但巴頓遲遲未下達撤退的命令,說還要等待看看有沒有轉機,他們是一起來指揮部詢問的。
“撤吧……”巴頓長歎一聲,“你們走吧,給我2個團,我來掩護!”
“長官!”所有人都驚呼起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斷後掩護基本等於送死,陸軍剛剛丟了一個準將,可不能再把集團軍司令官、中將也丟進去。
“長官,我們理解您的心情,但現在情況有變,不能再拖延了……您也不要斷後,斷後等於白送敵人2個團,我們抱團撤退,時間還來得及,敵人離我們還有300多公裡呢!”
9月1日,巴頓無可奈何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第五集團軍主力8萬餘人緩緩向北交替撤退。
隆美爾很想追擊,但他手頭沒有裝甲師,隻有一個步兵師和2個陸戰旅,不到3萬人,還要管理城防、看住港口,最多隻能抽調2萬人前去進攻。但他依然舍不得放棄這麼好的機會,讓高斯坐鎮薩爾瓦多協調,一麵催促紹肯集群加快北上,一麵親自組織2萬人展開追擊。
因為高斯有一句話勸住了他:遲滯第五集團軍的撤退速度就好了,他們跑不了!說這句話時,高斯的拳頭正擊在巴西東海岸阿拉卡盧港之上。隆美爾馬上明白了,可以將在卡馬穆登陸的招數重新再來一遍,抽調1-2個師在阿拉卡盧迎頭攔截,後麵再繼續追趕,這樣第五集團軍就成為甕中之鼈跑不了!現在海軍優勢完全在自己這邊,元首為了配合南美戰役的兵力和物資抽調,先是將南非戰役發起時間推遲了半個月,接著又推遲了半個月,不好好利用這個絕對窗口期就太可惜了
德國空軍、海航使出渾身解數遲滯巴頓的撤退,以薩爾瓦多為基地,每天糾集上千架次進行空襲,累西腓的美軍陸海航竭力攔截,但收效甚微,隻進一步搭進去300多架飛機而已。
聽到羅斯福集群被殲滅(其實還有不少人躲進丘陵和山區地帶輾轉返回本方防區,不過最後人數不到1000,相對於羅斯福集群2萬餘衆而言,幸運兒隻有5%),小羅斯福準將陣亡的確切消息,焦慮萬分、急火攻心的馬歇爾一下子病倒了——這次是真病。
隨著戰局急轉直下,現在已有人在攻擊他“隨心所欲”、“用人不當”、“指揮一塌糊塗”,導火線就是他會上會下怒斥克拉克。其實克拉克作為心腹,他罵幾句本來無所謂,就是克拉克本人對馬歇爾老大的批評也不會放在心上。雖然馬歇爾將他罵得狗皿淋頭,但其他方麵並未有虧待他,不到將代理戰區司令官的投降給了克拉克,還打算讓他回國擔任副總參謀長,與即將上任的麥克阿瑟搭檔,這其實是重用的節奏。被罵幾句頂多是領導恨鐵不成鋼。
但國會山和其他人可不這麼想,當初克拉克反對巴頓帶部隊前出登陸、更反對巴頓挪用薩爾瓦多其他部隊的裝備和補給,等丟了薩爾瓦多之後也不主張繼續固守,反而說要撤退,一路退到累西腓去。
以事後理性的觀點來看,按克拉克的策略才是正確的,損失也小——頂多就損失小羅斯福集群。
結果倒好,巴頓說要反擊、馬歇爾也支持反擊,結果進攻薩爾瓦多沒有任何成效,反而損失了1萬多人馬和多架飛機,更麻煩的是,小羅斯福集群也跑不了,等巴頓這時候再想撤退時,已沒有當初克拉克說撤退時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