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正在美方陷入内部激烈政治鬥争的時刻,蘇聯正艱難地試圖在裡海方向發動反擊。
根據原本計劃,中亞特别方面軍的進攻主力應該在2月上旬抵達預定進攻地點,但由于道路崎岖、天氣惡劣、物資供應保障不及時,大部隊一直開進緩慢,切爾尼亞霍夫斯基斯基精心抽調3個騎兵師、3個坦克旅和2個機械化軍組成10萬人突前攻擊部隊加速進軍,即便這樣,這支進攻部隊直到2月11日才完全抵達到位,而接應他們的部隊還在後面步履蹒跚,迫使進攻戰役的展開時間一拖再拖。
這不但急壞了在塔什幹坐鎮的朱可夫,更急壞了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他已把這次反擊戰看成是蘇聯獲得體面和平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寄予了很高期望。朱可夫不光怕夜長夢多引起德軍注意而着急,更擔心後續作戰時間不夠,斯大林則是擔心冬季過去後他面臨的不利局勢如丢掉中亞方面軍,他就再也抽不出任何機動兵力,除非放棄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兩個重鎮中的一個,這是他萬萬不能答應的。
在一道道電文催促下,進攻集群不顧疲憊和物資短缺加速進軍,最精銳的進攻矛頭非戰鬥損失高達近萬人,後續30萬其他部隊非戰鬥損失也超過2萬人。等于還沒開戰就損失了3萬多兵力,至于一路上暴斃的牲口、損壞的坦克或其他重裝備數量也非常龐大。
把守盆地出口的崔可夫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舍爾納所部經常對他的防線發起空襲和短促突擊,用絕對火力來壓制防線,一開始他認為德軍在自尋死路,這麼猛烈的攻勢需要消耗多少彈藥和燃油?即便德國人前期有準備,也不可能持續太久,但後來德軍攻擊力度一直居高不下,他的部隊雖能勉強守住防線,但其實都是用人命堆出來的,再加上盆地外氣候惡劣,不到一個月時間他已傷亡4萬餘,朱可夫不得不從後面又給他補充了一個軍才穩住形勢。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舍爾納的物資和補給并不是光有裡海這條線,還有運輸線在伊朗。南翼德軍一共三條海上補給線,一條是從意大利出發穿地中海走達達尼爾海峽去黑海登陸,送到高加索一帶,這是主力幹線,極大減輕了陸地運輸的壓力,使鐵路網能夠更多給中央集團軍群補充物資;還有一條是走地中海一直到東岸的海法登陸,然後走鐵路去伊拉克和伊朗這條線其實也是中東石油在輸油管道未鋪設完成前外運歐洲的主力;最後一條線是走蘇伊士運河一直繞紅海和波斯灣去伊朗阿巴斯港登陸,然後通過伊朗内陸鐵路輸送到伊朗北部地區與波斯灣石油輸出正好方向截然相反。第三條線最初是美國援蘇物資走的路線,現在全掌握在軸心手裡。
伊朗到中亞的地面道路雖然不太理想,但使用空運比較容易:蘇方在這根本就沒有航空力量,一路暢通無阻,而盆地上空有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接應,确保了補給皿脈暢通。
縮在費爾幹納盆地中的舍爾納根本不擔心燃油問題,因為伊朗阿巴丹煉油廠設施目前已基本修複到戰前的煉油能力400萬噸/年,别說他一個小小的中亞集團軍,就是供應南部2-3個集團軍群基本都夠了,事實也确實如此,阿巴丹煉油廠的産能不但為南翼德軍補充燃料,偶爾還兼顧印度洋方向,在印度的4個德國海軍陸戰旅全部用的是伊朗出産的油料,甚至山下奉文的印度派遣軍很多時候也直接從德國手裡買油料這可是大金主,捏着大把黃金和印度礦産,憑什麼不賣?
所以波斯灣-地中海航線有個很有趣的現象,軸心物資船隊的重油全部在伊朗補給,通常先在伊朗灌滿油去歐洲接貨,裝滿貨返程後再去伊朗補充;意大利方向留下的重油基本供給軍艦使用,現在意大利人不用再緊巴巴守着20萬噸/月燃料過日子,德國不但将供應量提高到了50萬噸/月,還給了意大利不少煤炭資源,保障意大利海軍、海航甚至規模不大的地中海空軍都夠了。墨索裡尼和海軍上下對此很滿意,這才有大手筆不斷派軍艦協同德方作戰的舉動。
為加強中東石油産出同時也為了鞏固與中東盟友、歐洲盟友的關系,由德國石油基金牽頭,開始三大中東石化基地建設:第一是阿巴斯煉油廠擴建工程,準備将處理能力提高到1000萬噸/年,遠期達到1500萬噸/年;第二是伊拉克石油煉化基地,位置就放在其新吞并的科威特地區,一期規劃500萬噸/年,中期規劃1000萬噸,遠期2000萬噸;第三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石化基地,在德國撮合下,巴林、卡塔爾、阿布紮比、沙迦、迪拜、哈伊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九國埃米爾在迪拜舉行會議,同意建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并接受德國保護,軍事和安全由德國駐軍負責,外交采取與德國協調一緻的方針,内政由各酋長自主(邦聯制),亞丁保護國(也門)也采取類似安排。這個石化基地的規模與伊拉克基地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