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動員的建議被兇有成竹的希特勒否決了!
不過成立軍備總局去統一領導德國的軍備生産還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批準。
“路德維希,我想推薦赫爾曼.戈林兼任軍備總局局長。”希特勒在自己的總理辦公室裡對赫斯曼說。“戈林是經濟部長,這些年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相信他能夠讓軍備生産滿足戰争的需要。”
“赫爾曼,”赫斯曼沖着坐在旁邊一把椅子上的胖子戈林點了點頭,“就讓我們一起為德意志帝國的未來奮鬥吧!”
胖子不是最好的人選,他的能力比不上施佩爾。但是有一個軍備總局局長總比各個衙門分管一攤要好。
而且胖子戈林也有足夠的權威,過去的幾年中,他先後制定和督辦了兩個四年計劃,效果看起來很不錯。在他的指揮下,德國在1937年生産了2660萬噸鋼,4.73億噸煤,702億度電,25萬噸電解鋁和52萬台汽車。另外,德國的造船工業也得到了恢複,“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和“塞得利茨”級航空母艦的建造就說明了這一點。
不過軍備總局也不會完全交給戈林。倒不是不信任戈林的能力,實際上戈林是相當能幹的,隻是在曆史上被權力腐蝕了。在這個時空,戈林的權力還沒有大到可以把他腐蝕的地步。但是知道未來武器裝備的發展方向可是赫斯曼最大的倚靠,因此這個部門的管轄權依舊在軍方。
總參謀部和國防部有權共同決定軍備總局局長、副局長以及下屬各局(陸軍局、空軍局、海軍局和儲備局)局長的人選。而且,軍備總局的局長隻負責組織生産。至于生産什麼武器,則需要由一個由赫斯曼本人擔任主席的軍備委員會決定——國防部、陸軍(總參謀部)、海軍和空軍都在這個委員會中有代表,而總參謀部和國防部又掌握最後決定權。
也就是說,要生産什麼。不要生産什麼的權力是由赫斯曼掌握的。
當然,由軍備委員會審定的軍備生産計劃最後還是要由總理希特勒簽字确認的。
赫斯曼這時就将一份最新版本的海軍“優先級”造艦計劃交給了希特勒。
“總理先生,這是z計劃的最新案的一部分。”赫斯曼說。“這份造船計劃是以1939年戰勝波蘭、1940年戰勝法國、1941年戰勝英國為目标制定的。”
1940年戰勝法國?1941年戰勝英國?
希特勒和胖子戈林互相看看,都有一種聽人說夢話的感覺。
赫斯曼說:“在戰勝波蘭之前。海軍将以潛艇破交作戰為主。在戰勝波蘭後打敗法國前,海軍将以潛艇破交為主和打擊英國本土艦隊為輔的方略進行作戰。在戰勝法國後,海軍将以争奪北海和地中海制海權為目标進行作戰。”
“怎麼還有地中海?”阿道夫.希特勒插話問。
“因為總參謀部預計,在德國戰勝法國後,意大利将會成為我們的盟友。”赫斯曼說,“随後戰争的重點将會轉向地中海。”
“難道不是立即進攻英國嗎?”赫爾曼.戈林笑着問,“你們不是要在1941年戰勝英國嗎?”
“是的,”赫斯曼認真地點頭。“我們會在1941年内讓英國屈服的!不過達成這一目标的戰場卻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我們要用潛艇讓英國窒息,同時還要奪取他們的石油并且威脅他們最寶貴的殖民地印度……而且成功實施這一戰略,将會使我們的戰略資源供應狀況變得相當充沛,這将有利于我們整合歐洲的力量。”
和曆史上希特勒并不重視地中海戰場不同——希特勒可能認為墨索裡尼有能力征服這個地區——赫斯曼是相當重視那裡的。因為他知道中東和北非有德國維持戰争并且成為歐洲領導者所需要的資源。
中東豐富的石油,土耳其和伊朗的各種金屬資源,埃及的糧食和棉花,都是極其重要的物資。
它們能讓歐洲的工廠全速運轉,還能讓被德國領導的歐洲人過上還算舒服的戰時生活。
“……z計劃中的優先級: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1940年内完成舾裝投入現役。”
希特勒這時低聲念出了他最關心的大型水面艦艇建造計劃。目前德國海軍已經擁有了一些新式大型水面艦艇,包括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和三艘“德意志”級裝甲艦。不過總的來說。德國海軍的實力還是非常有限,急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