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皇子犯法
大陽帝國城西,流傳着這樣一則久遠的故事。
在廣源城之中,曾經有着一位嚴姓的鐵匠,這位鐵匠鑄造功夫了得,堪稱當世一絕,且由其獨創的“懸錘鑄造之法”,号稱天下萬物,無一不可鑄造。
在這位精絕巧匠的手下,無論是栩栩如生的飛鳥蟲魚,還是極為細微的精巧部件,嚴姓鐵匠都能紮實鑄就,且讓得買主無可挑剔,滿意而歸。
那時,大陽帝國立國不久,國家時時動蕩不安,大陽帝國軍隊,忙于四處征戰,久戰之師,疲憊不堪,裝備更是不值一提,上至統率的将軍,下至沖鋒的士兵,身上盔甲的鐵片,都破爛的可憐。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陽帝國立國之初,國内最為強大的一支亂軍,以鋒銳長槍陣而迅猛無敵,大陽帝國軍隊,屢次與這支亂軍作戰,皆因士兵盔甲破爛,隻幾個沖殺的功夫,便是敗下陣來。
久攻亂軍不下的大陽軍隊主帥,于是便是在廣源城之中,張出布告,言道,凡天下之能工巧匠,倘若能鑄造精鐵細鱗甲者,大陽帝國将予以絕高獎賞,若是能鑄造出能夠抵禦亂軍長槍陣之堅固鐵盾者,則賞萬金,世代受大陽帝國封祿。
這一布告張貼之後,大陽帝國當即便是有不少的鐵匠前來應征,但是對于統軍主帥要求的鐵甲以及鐵盾的堅固度,大多都望而卻步。
而就在大陽軍隊主帥幾乎要絕望的情況下,嚴姓鐵匠手拎重錘,背負鑄造之具,腳步沉穩,便是來到了應征之處。
到了主帥身前,嚴姓鐵匠一言不發,隻擺開工具,揮起手中鐵錘,一陣猛火淬煉,一陣叮叮當當錘打,不久之後,一副精鐵铠甲的前兇部分,便是鑄造而成。
鐵甲鑄成之後,大軍主帥親自一試,其重量雖然不大,但堅硬程度卻大為驚人,以一名體壯軍士全力槍刺竟然不能将之洞穿,大軍主帥頓時間大喜過望,忙又命嚴姓鐵匠鑄造盾牌,盾牌成就之後,大軍主帥又親自嘗試,那交戰時繳獲亂軍所用之長槍,竟然在三名軍士的合力之下,赫然不能刺穿嚴姓鐵匠所鑄鐵盾之分毫。
這一結果,頓時令得大軍主帥欣喜若狂,他當即兌現了自己的承諾,賜予了嚴姓鐵匠萬金的賞賜,然後,命令嚴姓鐵匠,率領廣源城之中千萬鐵匠,連夜趕制這等堅固鐵甲與堅固盾牌,再然後,又将成批制的鐵甲與鐵盾,分派到了大軍之中。
而大陽帝國軍隊,自從裝備上了這樣的鐵甲與鐵盾之後,戰鬥力猛漲,面對亂軍的長槍陣形時,一鼓作氣,大破敵軍,大陽亂軍因此而全線崩潰,在那一次的戰役之中,大部為大陽軍隊消滅。
而從此之後,嚴氏鐵甲與嚴氏鐵盾,便是享譽大陽帝國軍中,直到後來,大陽帝國軍器鑄造技術日益精進之後,才漸漸退出了大陽帝國軍隊的裝備系統。
但是,嚴氏鑄鐵之法的名聲,卻是在大陽帝國之内,流傳了開來,如今,雖然大陽帝國軍隊不再批量使用嚴氏鑄造,但嚴氏在大陽帝國民間的名聲,卻是越來越響亮,且成為十裡八鄉,人們鑄造器具時的首選。
而如今,嚴氏鑄造之法,傳承到現在,已經是百年的時間有餘,在大陽帝國城西,嚴氏當代傳人的名聲,同樣如嚴姓百年的傳承一般久經考驗,大陽帝國廣源城中,無論是哪一家要鑄造一個物件,必定首選嚴氏當代傳人。
而嚴氏百年傳承的鑄鐵鋪,便是坐落在大陽帝國城西,一條行人不是很為繁多的大街上,嚴氏鑄鐵鋪雖然看起來并不怎麼起眼,但是占地卻是極大,在嚴氏幾代人的努力經營之下,嚴氏鑄鐵鋪的面積,要比相鄰的鋪子,要大出兩倍之多。
作為百年老鋪,嚴氏鑄鐵鋪的顧客,很是穩定,廣源城之中,向來不缺能讓嚴氏吃上飯的生計活,而嚴氏鑄造之精美能巧,也是讓得如今的大陽國都百姓,交口稱道。
“懸錘鑄造之法”的美名,在廣源城之中,流傳已久,如今的嚴氏鑄鐵鋪,俨然堪為廣源城中,鐵匠鑄造之首,而這一代的嚴氏鑄造之法傳承人,名叫嚴鐵杵,其人性子質樸憨厚,俨然已得嚴氏鑄造之法之精髓。
但是,坐落在大陽帝國廣源城城西的這一條名為回燕街的街道上的嚴氏鑄鐵鋪,如今卻是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在如今的大陽帝國廣源城,嚴氏鑄鐵鋪的昔日榮耀,随着更為先進的軍器鑄造技術的成熟而漸漸不複存在,而大陽帝國如今的皇家貴族們,又有誰還記得,嚴氏鑄鐵鋪曾經為大陽帝國立下的汗馬功勞。
在如今的大陽帝國皇族眼裡,權勢與利益,是第一位的,那早已消逝了榮耀的小小鑄鐵鋪,無論如何也不能與貴為皇親國戚的權貴相抗衡,尤其是當某一位皇親,看上了廣源城城西的嚴氏鑄鐵鋪的時候。
而準确的說,一位高高在上的皇親,是看不上一個小小的鐵匠鋪的,但是,實際上,這位皇親看上的,也并非是嚴氏那百年傳承的鑄鐵鋪,而是鑄鐵鋪之下的那一塊地皮。
而與鑄鐵鋪緊緊相連的,便是這位皇親名下的某一産業,皇親在擴展産業的時候,第一時間便是想到了買下嚴氏鑄鐵鋪的地皮,然後将回燕街重新打造,并使得自己的産業在這條街道上,連成一片。
不可否認,這樣的想法以當今地球人的目光來看,是很有商業前瞻性的,打造一條産業街的想法,也無可厚非,但是,嚴氏鑄鐵鋪的這一代主人,是一個憨厚質樸但卻又異常倔犟的老實人。
老實人骨子裡的倔犟,就如他手下的鐵具一樣,堅硬無比,難以撼移,對于祖宗傳承了百代的祖産,這塊地皮對于嚴鐵杵來說,就如同嚴氏的精神靈魂所在,在他一家子的心裡,這個傳承了百年未曾遷移的嚴氏鑄鐵鋪,就是他們最為看重的所在,無論如何,都是不會主動-遷移的。
于是,不願搬遷的倔犟老實人與權勢滔天的皇親,便是正面地沖突在了一起,在回燕街上,所有的店鋪都搬遷之後,嚴氏鑄鐵鋪,以精鐵一般堅硬的态度,以重錘一般沉重的語氣,斷然拒絕了一次又一次的搬遷要求。
而整個過程之中,真正的皇親并沒有露面,這樣的小事情還毋須皇親親自來解決,但是,嚴氏鑄鐵鋪的态度堅決得替權貴辦事的跑腿們惱怒無比,他們最終不得不将此事告知了這一位皇親。
得知這一消息的皇親先是大為驚訝,然後便是狠狠訓斥了手下們一頓,言道,實在不行,出兩倍的價格,趕緊将這一鑄鐵鋪搬走。
但是,高價的誘惑依舊沒能起到作用,于是,下人們亮出了皇親這一塊吓人的牌子,但是,嚴氏在驚聞這一消息之後,雖然臉色凝重無比,但是,倔犟的嚴鐵杵,依舊是拒絕了皇親對于收買鑄鐵鋪地皮的要求。
百年傳承的鑄鐵鋪,對于嚴氏來說,重逾生命,但是,當對上隻要看上了,就必須得到的皇親的時候,這種堅守,便成為了悲劇的開始。
三番五次被一個小小的鑄鐵鋪拒絕,皇親的臉上終于挂不住了,而這位皇親,也全非那些旁親末族,而是實打實的當今陛下的皿脈,大陽帝國第五皇子,如今的德王,李謹。
第五皇子李謹,向來以笑面虎著稱,一言一行堪稱典範,待人禮節俱到,溫文爾雅,若光以第一印象判定人的話,第五皇子絕對能夠,獲得大陽帝國絕大多數人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