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基地上空起了一些霧氣狀的東西,那是細細的雪,因此本該大亮的天空變得灰蒙蒙的。
因為使用的是東八區時間,這會兒實際上已經是上午的8時了。
李海拎着飛行頭盔站在311号殲-15S邊上,黨為民站在他身側。
兩架陸航部隊的直-20通用戰術直升機輕點機頭起飛,在起飛階段完成編隊,随即加速往西飛去。
李海清清楚楚地看到,大開的艙門邊上坐着一名全副武裝的戰士,挂在脖子上的狙擊步槍槍口垂着指向地面。
每一架直-20都搭載了一個班的武力偵察兵。
黨為民問,“那是配合我們試飛的嗎?”
他們都看到了陸軍部隊的這一次小集結出動,從頭到尾僅用了五分鐘,速度之快讓李海二人瞠目結舌。
“我怎麼知道,試飛内容裡沒有提到有陸軍部隊配合。”李海說。
黨為民擔憂地說,“但是他們的航向和我們的一樣,怕高度沖突了。”
“杞人憂天,基地空管台又不是吃幹飯的。”李海說。
黨為民笑了笑,說,“咱們不是要打防區外攻擊彈藥嘛,有地面指示分隊很正常。”
“别亂猜,fourorfour!”
二人繼續等待。
和平基地塔台和一般的空軍場站塔台不一樣,這裡是西部空管中心的一個基幹站,也可以視為分中心,不但要指揮管制軍機,還要時刻關注民航的情況,随時協調軍地之間的航空活動。
因為和平基地所在的這個地區,地方太大了!
所以稱空管台或空管中心,而不是塔台。
簡而言之,和平基地的塔台是多功能的,軍機的飛行和本場起降,全都包了,而且,其他區域過來的軍機,到了這裡也要轉波号,接受和平空管台的指揮。
因此有北北庫、南和平之稱。
上午9時整,李海機組接到了命令,他們和機務組、彈藥組最後一次檢查戰機的情況,打開所有彈藥的外部硬保險。
已經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的他們迅速登機,在信号引導員的指揮下滑出機棚。
兩枚PL-10E格鬥導彈和兩枚未定型的防區外攻擊彈藥就是本次試飛的挂載彈藥了。
前者很熟悉了,非常成熟的一款格鬥導彈,已經形成了一個家族,我軍戰機普遍使用的格鬥導彈,包括殲-20也在用。
挂上這兩枚PL-10E隻是為了應付突發情況,主要任務是試射新型防區外攻擊彈藥,檢驗戰機和配套彈藥之間的契合情況。
這隻是今天試飛内容的其中一項而已。
因為涉及到實彈射擊,所以順序放在了前面,空管台這裡也有一位基地領導坐鎮,時刻關注着易小易團隊操作的傳感系統地面終端的情況。
天氣不太好,能見度比較低,倒是更符合試飛要求了。
周航是指揮員,所有部門準備好亮了綠燈之後,他呼叫李海:“三幺幺,側風三米,三分之二标準氣壓,準備好可以起飛。”
“側風三米,三分之二标準氣壓,三幺幺明白!”李海回複,查看飛行平顯上的數據,心裡有數了。
和平基地所在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
和其他高原機場一樣,和平基地的飛行跑道同樣很長,達到了5500米,這個長度是能夠起降運-20大型運輸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