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勇機組是阮日春機組的僚機,前艙飛行員黎勇曾在法國受訓,是第三模拟藍軍空軍裡為數不多的有國外受訓經驗的飛行員,能夠跟着阮日春進行夜間超低空掠海突防,足以證明了此人的能力。
他很冷靜的爬升了高度,增大機載雷達的搜索範圍仔細搜索。但是他的飛行高度控制得很好,雖然被第二混編艦隊的艦載雷達探測到了,但是信号是斷斷續續的。
他自以為機靈,實際上這對第二混編艦隊來說已經足夠了,艦載相控陣雷達已經對他完成了鎖定跟蹤。
也就是說,不管黎勇和李海之間的對抗如何,黎勇都逃不掉被“擊落”的命運。
戰場态勢倒轉了過來,李海通過第二混編艦隊知道了黎勇的實時位置,但是黎勇卻依然沒能找到李海。
黎勇采取切半徑的方式對目标空域進行交叉掃描,除了己方的三條導彈快艇之外,他連一隻大鳥都沒看到。
他頓時有些傻眼了,難道是隐身戰機?
這麼近的距離,就算是隐身戰機也做不到完全沒有雷達反射信号吧?
李海就在黎勇的眼皮子底下,而且他的雷達反射信号就明明白白的現實在黎勇的機載雷達顯示屏上。
黎勇難道瞎了眼?
并不是,他把89324号殲轟-7A的雷達反射信号當成己方導彈快艇的雷達反射信号了!
因為李海的位置就在三條導彈快艇之間!
三條導彈快艇呈三角陣型高速北進,橫向距離約一公裡,縱向距離也是約一公裡。
這給了李海鑽空子的機會。
他保持在10米海高的位置,恰好和三條導彈快艇組成了菱形。黎勇不可能不知道己方隻有三條導彈快艇參加此次任務,但是,在分辨雷達反射信号的時候,他習慣性的把堆在一起的雷達反射信号全部歸類為己方的導彈快艇所發出的了!
李海這個動作無疑是非常冒險的,如果黎勇能夠稍稍的站在更加客觀的角度進行搜索,沒了先入為主的意識之下,一眼就能發現他。
更危險的是,李海這麼做非常容易墜海!
夜間,離海高度10米,半個呼吸之間就會消失在海面之上。同時要把握好和三條導彈快艇之間的距離,以免被發現。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李海是如何控制空速的?
三條導彈快艇系蘇制“毒蜘蛛”級導彈快艇,此時已經跑出了36節的極速,換算過來也不過68公裡每小時。殲轟-7A的空速如果低于230公裡每小時就會有失速的危險。
如此巨大的速度差,李海如何能夠保證與導彈快艇編隊速度一緻?
要一直保持同速顯然不可能,李海抓住黎勇的機頭方向對向北時,采取襟翼全開同時上下操杆的方式控制空速,在雷達波束掃過來的短短幾秒鐘裡,進入了導彈快艇編隊的後方居中位置,保持了幾秒鐘的位置相對穩定。
無疑,這樣的判斷需要很多運氣,前後相差個一兩秒鐘都會失敗。
而且,李海需要保持發動機處于大功率運轉狀态,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内把空速提升起來,遠離失速的危險。
後艙的莊小瑩都傻了,最後的職業操守驅使她舉起相機對準左右兩條相距不過五百米的導彈快艇進行了拍攝,雖然隻能看得見航燈和揚起的波浪!
先發現李海的是導彈快艇上的瞭望水兵,他們聽到了有别于自身發動機轟鳴聲的聲音,左右瞭望的時候,看到了閃着左紅右綠航燈的殲轟-7A,瞭望水兵都傻眼了,從望遠鏡裡看過去,殲轟-7A就像是在水面上滑行!
就在此時,注意力基本集中在黎勇身上的李海嗅到了危險的氣息,迅速觀察左右兩條導彈快艇,隐約閃爍着紅色的警報燈。
“被發現了!”李海大喊一聲,開加力加速,但是沒有急着拉杆。
如果馬上拉杆,會導緻升力不足,戰機會失速。
幾乎同時,黎勇終于發現了李海,此時他就在李海後方約五公裡處約500米的空中。
他來不及思考李海是怎樣藏在導彈快艇編隊之中的,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李海要對導彈快艇不利!
他并不知道李海并沒有攻擊水面目标的能力。
支援導彈快艇!
這是黎勇腦袋裡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
此時,他占據了最有利的攻擊陣位——目标後半球、優勢高度。
他不假思索的壓杆俯沖,機頭直指正在加速的李海。相對于擁有動能加持的黎勇來說,正在努力加速開始爬升的李海猶如老翁一般遲緩。
蘇-30MK2很快就飙到了一個極快的速度,迅速拉近了和李海之間的距離。
黎勇打算用機炮來解決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