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頓。
秦山和周毅在夏威夷安心等待裝備換裝之時。
沙利文親自統領的外交使團抵達了這裡。
按照他的戰争計劃,山姆國國内的動員隻是其中一部分。
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尋求整個西土世界的支持。
這部分甚至比國内的總動員還要重要。
畢竟山姆國數十年前還隻是不列颠的殖民地,無論是人口還是蒸汽工業實力都相當有限。
憑借山姆國自身抵抗簡直異想天開。
在不列颠外交官員的陪同下,沙利文抵達了沃特漢宮,見到了在等待他的艾麗斯女王和不列颠首相威廉。
“女王陛下。”沙利文首先向艾斯麗行了一禮,又向威廉行了一禮。
他的心情複雜。
這多年,山姆國和不列颠一直處于敵對關系。
在山姆國人心中,不列颠是壓迫他們的奴隸主。
而不列颠人眼中,他們是該死的叛徒。
如果不是因為大頌,他想或許即便是一百年的時間,他們也不會和解。
他更不可能來到不列颠,向不列颠女王求救。
艾麗斯女王也不可能救山姆國。
“我已經了解了你的來意。”艾斯麗示意沙利文等人坐下,同時有些疲憊地說。
這段時間,羅斯國的問題已經讓她有些焦頭爛額。
在不列颠的授意下,波蘭向羅斯國發起挑釁後,整個西土世界便不再安靜了。
羅斯國皇帝尼古拉選擇了強硬應對此事。
波蘭與羅斯國邊境區域,大大小小的戰事不曾停歇。
原本,她以為優先仿造出大頌的後裝槍,便掌握了主導西土秩序的優勢。
以為向波蘭軍隊提供這種火槍,便可讓羅斯國嚴重失皿,從而無法對當前的西土秩序造成沖擊。
但她錯了。
她低估了大頌與羅斯國合作的深度。
大頌人似乎對羅斯國提供了相關的技術。
緊随他們,羅斯國也仿造出了這種火槍,且迅速列裝軍隊。
因此,波蘭軍隊不僅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丢失了不少土地。
為了防止形勢進一步惡化,不列颠不得不推動其他西土國家向戰争區域以雇傭兵的形勢派出軍隊。
這麼做,既能阻止羅斯國向西拓展,也能避免以整個西土世界的名義向羅斯國開戰,留下轉圜的餘地。
所以,現在真實的情況是,他們大部分精力被羅斯國牽制了。
不得不說,那位大頌皇帝掐住了西土世界的要害。
如今再加上各國報紙的宣傳。
整個西土世界反對羅斯國的聲音高漲。
民意不允許他們向羅斯國妥協,反而要不斷加碼。
同時,即便他們妥協,羅斯國也不見得會答應。
尼古拉皇帝不會放棄向西拓展勢力範圍的機會。
一切的一切,讓他們被架在了空中,上不去,也下不來。
隻能眼睜睜看着西土世界卷入與羅斯國的戰争。
在這樣的情況下,隻怕西土國家不會願意再派出一次遠征軍前往山姆國參與和大頌人的戰争。
但是,他們又不能對山姆國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