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在幹一件自己并不知道原因的事。
對于談判,其實他是熟手,曆來叩響邊關的北虜被逮住,家裡親戚來談人的時候都由戚繼光主持。
而且說實話戚繼光也并不覺得邊鄙之地的羅刹國對大明來說和察哈爾有什麼區别。
盟約的經驗他也是有的,集結幾萬部下,登壇歃皿為盟,寫一片祭文發一堆毒誓昭告上天,等酒喝完一把火燒了就算約成。
這種寫出條約,留給後人看的東西,他沒經驗。
就像陳沐和西班牙人談條約,對戚繼光來說一直是個很毀三觀的事,明西第一次戰争結束的條約,你陳沐在簽訂時就知道自己會出爾反爾,就知道還有第二次戰争。
那為什麼還要簽呢?
條約上也沒有時間限制,就好像嘴上一說就是永遠,但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不可能啊。
你奪了别人的地,别人一定是要積蓄力量搶回去的;别人搶了你的地,你也一定會卧薪嘗膽打回去。
除非有一方永遠強大,強大到讓對方興不起對抗的意志。
可要真這麼強大,又何必簽訂條約?
他更願意把這理解為停戰協議。
不過關系到停戰協議,皇帝先前從朝廷快馬傳信,吩咐了他一些小事,給城鎮改名就是其中之一。
皇帝說這是東洋陳帥對朝廷的請求,希望在簽訂條約時,如果仗還沒打完,以後還會繼續打,就把簽訂條約的地方起名為尼布楚,意味着這是個開始。
萬曆問遍了朝中通譯與講武堂畢業的駐外武官,沒有人能清楚理解尼布楚與開始之間的關聯。
不過沒有關系,反正是改别人家的名字,萬曆并不介意,恰恰相反,東洋陳帥願意幫朝廷排憂解難,朕心甚慰。
朝廷可是有太多名字要起啦。
其實起名不是大事,隻是過去說實話,沒人願意起名,周圍的地方别管用的是哪國言語,邊民名字都叫慣了,改了反而太麻煩。
而有些小地方過去沒名字,朝廷大員也懶得去起名字,最後都是當地百姓依照習慣,随便起一個了事。
可這套程序如今行不通了。
西洋、東洋的土地上,到處是叽裡咕噜或巴拉巴拉的名字,一點兒都不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這些東西在二洋本地,可能區區一百戶,湊合着就把名字起了,可若他們沒起,傳到了朝廷,需要朝中吏員來起名,朝中的人是真把這當成事做。
就像尋常百姓慎重地給孩子起名一樣,翻動自己都看不懂的古籍,硬生生要找出個有出處的好名字來。
尤其是在大明帝國的北方,因鐵路出現而尤其紛亂的北方。
讓百姓依照習慣起名字,簡直是壞了菜,就比方說集甯,多好的名字啊。
就因為那有個出口火器鋪,随着北方因鐵路出現世道變亂,成了商賈出塞的必經之地,以至于讓人把那叫做出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