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欲何往?”
“得朝廷之令,北上誅反賊!”周瑜道。
曹昂一身黑甲,立在城樓上,對着周瑜抱拳,道:“多謝公瑾好意,隻是兩軍同行,若無約定在先,隻怕誤傷。”
“若公瑾真有心誅殺反賊,也需等我與父親知會一二。”
“我們現在人少,他要是放我們過去,突然偷襲,也是危險,不如先等等身後之人。”太史慈道。
“身後不會有人來。”周瑜輕聲回答道。
嗯?不會有人來?程普他們不過來嗎?
太史慈出神的時候,周瑜開始應付曹昂了:“那我就聽公子之言,暫駐三日,等曹公消息。”
曹昂很意外,沒想到周瑜竟然真的答應了。
董昭在側,道:“周瑜人馬不多,真放開關門,也未必敢過去。”
“原來如此。”曹昂點頭,笑道:“多謝公瑾諒解!”
暫時穩住了周瑜,曹昂立即派人傳信往北送去。
同時,他也不敢懈怠,時刻盯着周瑜。
周瑜帶着人馬,在城外安營紮寨,似乎有長駐下來的打算。
“程普、孫贲、孫輔都是大将。”
“孫策舊部,還有韓當、蔣欽等銳猛之将,不可不防。”
“周公瑾駐兵于此,隻怕是等他們來。”
董昭再次叮囑。
曹昂心中慶幸,還好老爹走時給自己留了個智囊,不然搞不好真要讓周瑜擺了一道:“那要不要從泰山借些兵馬過來?”
“暫時不必。”
齊國南面,是一個非常大的郡:泰山郡。
泰山郡和琅琊大面積交界,越過此郡便是兖州腹地。
就目前東南局勢,泰山郡就像是擋在兖州前方的盾牌。
泰山不僅擋在兖州前面,上面還連接青州,背後靠着豫州,下方又是徐州南部各郡。
隻要泰山郡在,周瑜等人要動兖州,那想都不要想。
所以曹操派遣夏侯惇總督大軍在此,無論哪一方有問題,都來得及支援應對。
周瑜扣關齊國時,便立即引起了夏侯惇注意。
夏侯惇冷笑,道:“駐兵于齊,周瑜居心不良,就是要等人馬集合,好突襲齊國。”
“不排除有這個可能。”滿寵點頭。
“我不能幹看着,坐等這小子得手!”夏侯惇道。
滿寵一驚,道:“将軍要作甚?”
“先領兵埋伏,隻要有風吹草動,即刻将他拿下!”夏侯惇道。
“大公子尚未求援,應按兵不動。”
“等求援之時,隻怕晚了!”
夏侯惇堅持自己的看法,自己帶領兩萬人馬離開泰山治所奉高,往北面齊國而去。
泰山郡,蓋縣。
蓋縣鎖沂河,東接公來山,公來山過去就是琅琊了。
蓋縣,是泰山郡的東北門戶。
就在夏侯惇曹昂的目光被周瑜吸引時,公來山突然起火。
城内鎮守的史渙受驚,領兵出來滅火。
他離城不久,火勢便弱了下去,山的另一頭人聲大作,大批人馬出現。
“莫非有人來襲不成!?”
史渙大驚,急提刀縱馬。
迎面而來是一彪人馬,領頭大将正是程普。
史渙心頭一凜,帶着防心問道:“程将軍如何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