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在航模飛控系統設計思路,就是用外接的模拟設備當做操作台,
航模裡面的飛控弄的真實一些,再加上兩端的信息互傳,
完全能夠達到那種,人在地上控制,飛機在天上飛行的效果。
而且對于外設操作台,完全就可以去買市面上現成的東西,
等到買來的超仿真模拟倉到位,再将模拟倉和航模之間的傳輸系統弄好,那麼他這架航模完全能夠當做一架飛機來開。
超仿真的飛行模拟遊戲座艙,郭書貴已經在黴國買到了,就在運送的路上。
那麼接下來就是要将航模内部的飛控做出來了,這方面除了栗芸,他也沒有信得過的人手。
所以栗芸也就被拉壯丁一樣,被他拉了進來,對着航模飛控系統展開了研發。
本來已經被組裝的差不多的航模,在一次被他拆解了,将内部結構展露在外。
這也方便了兩人開始在航模内部跑線,各個能運動的部位,都有一根6平方帶屏蔽的電纜伸出,
這些電纜就相當于傳輸神經,而各個能動的部位就相當于人的手腳。
衆多的電纜從航模的各處伸出,最終在機頭位置開始彙聚。
将航模内部的各處線路跑完,彙聚到機頭後,他們也就拿着各式各樣的芯片,開始了控制系統的制作。
各種型号的空白單片機,還有大運算力的CPU等東西,在機頭位置擺放了一地。
兩人也認真對航模的飛控設計了起來,将各式各樣的二極管、電容、單片機焊接到電子洞洞闆上,
之後再給單片機上寫入控制程序,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制作控制系統的硬件、軟件。
等到控制程序測試好了功能後,李振華這個動手達人開始正式制作電路闆,
然後才在正式電路闆上按照設計,在上面焊接各種硬件,這時候一個部件的控制單元也就弄好了。
飛機的各個控制單元最後再擊中到一起,形成一個信息交彙中心,
然後這個中心通過傳輸系統,将各種數據拆分打包通過傳輸系統發送到地面控制台上。
至于兩端傳輸系統,他沒有辦法弄什麼高級的衛星傳輸,而是選擇了使用民用的網絡。
其實也很簡單,在航模上弄一大批物聯電話卡,專門跑流量的那種,
數據就通過這個來回在,控制台及航模之間進行進行交互。
兩端數據的傳輸量很大,3G、4G網絡可能就有些不夠用,5G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說起來簡單,可是真正要做的時候,就很難了。
在制作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的往外冒,出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
有的時候問題還是隐藏起來的,等到後面的東西進行了大半,前面已經弄好的又出了問題,又要返回頭去解決。
總之這個過程是異常艱難的,也好在李振華還有虛拟實驗室作為後盾。
機械部分的制作用了差不多半年多時間做了出來,而電子部分卻是要更多的時間,
可是面對兩個人的團隊來說,這已經是很快速了。
将飛機上的東西弄好,接着就是和作為遙控的模拟倉連接問題了,這就要打通兩個設備。
由于模拟倉是買的現成的,上面的系統廠家也做了保密保護,
對于不知道源代碼的二人來說,還要先破解這個程序,
對于這個程序的破解,完全是由李振華完成的,在虛拟實驗室中完成的!
就這樣一路磕磕絆絆,曆經近八個月的時間,終于将航模内部系統弄好了,連帶着傳輸和地面操控,都是一同弄好的。
就在此刻的車間中央,停着一架長3.5米,高40公分,翼展足足3.6米的飛機。
航模很是帥氣,雙發雙垂尾、可變後掠翼,機身和機翼融合在一塊,
進氣道分布在機身兩側,機頭部分外觀看着就和威龍的差不多,
局座曾經說過,任何裝備一定要強調好看,好看的裝備戰鬥力一般都沒問題。
這架外形結合了佛14、佛22、佛35、威龍、鹘鷹等戰機優點的航模,造型異常的好看,
顔值特高,其中透着一股說不出的美感。
外形沒的說,可是有一點,讓栗芸忍不住有些想要吐槽的沖動。
什麼呢?那就是航模的飛機塗裝,現在主流飛機的塗裝一般都是用的高級灰的顔色。
可是眼前的這架是什麼鬼?機頭的顔色是軍綠的,機身的顔色是那種試驗機上才有的土黃色,
有的地方還故意塗裝成泛着金屬光澤的樣子,而雙垂尾也被塗成了綠色,看着可真是有頭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