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仁炳領兵在外,四月有放開了宮禁城禁,洛陽的恐怖陰雲開始消散。街頭漸漸恢複了生機。
雖然董卓成了丞相,太師但是因為他領兵在外的原因。朝堂上的諸位大佬不用面對那個不講理的武夫,心氣都順了不少。由于殘暴董卓的搜刮,現在朝廷倉廪充實,不用擔心公卿們發不出工資,不用擔心流民不得赈濟。雖然财務申領的程序嚴格了不少。但是大漢朝還是度過了大将軍被殺,宮廷政變帶來的動蕩。
袁隗等上書,建議改元初平,陸仁炳沒有意見,劉辨自然也沒有意見。所以昭甯二年又變成了初平元年,這些都是小事。
初平元年八月,陸仁炳正在帶人平靖冀州的時候。朝中熙熙攘攘等着受官的黨人名士,終于有了下落。
陸仁炳同意任用這些人員,但是必須同意陸仁炳的改革方案。陸仁炳的改革方案,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分權。
同意正式設置州一級行政機構,但是不能是州牧或者刺史軍政一把抓,郡縣也不能是太守一把抓,總而言之就是不能給這些人割據的法理。
本來州牧制就是靈帝為應對,黃巾亂局不得已而為之。靈帝腦子不糊塗,隻授了三個州牧。現在還被董卓收回了兩個。黃琬是太仆兼任豫州牧,劉虞是太尉兼幽州牧。
陸仁炳先後将他們調回洛陽就職。又以中樞事務繁忙為由,剝奪了他們的州牧頭銜。
現在又正式剝奪了州牧刺史的割據職權。
漢初講求黃老之制,所以政府機構設置的相對簡單,官員數量也少,但是時代的發展,人口增加,事務驟增。郡縣包括中央的各個機構,不得不由長官自己招募人手,以應對政務。這些長吏招募的人手,隻忠于薦主。
漢代就成了典型的二元君主制。郡國的吏員并不忠于皇帝,而終于太守,州牧。這也是漢末形成割據的原因。
官位稀少,也是東漢太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太學生就業難也成了黨锢之禍的根源之一。
陸仁炳的改革方案就是明清的内閣六部制,監察院,大理寺等機構一應全抄。但是這都是文官政府的坑位,在這之外還有一個獨立的樞密院,這個樞密院掌管全國的軍事,由陸仁炳統領,直轄全國的軍隊。
地方的守備軍隊歸當地都尉管轄,但是都尉的任命權在樞密院。
正式劃分官員品級九品十八階,各部官吏都有品階,皇帝掌管三品以上大臣的任命,各部掌管又都分正負,左右,防止集權,
州就是明清的省,郡相當于明清的州府,隻不過規模更大。不過現在天下闆蕩,不易改革,就先梳理到州就好了。将幾個規模過大的州,拆分,比如交州劃分為廣州和交州,涼州拆分為雍州和涼州,幽州拆分為幽州和遼州。
各州的建制都是州牧負責政務,州尉負責軍事防務,提刑負責刑案輯補,刺史負責監察總之就是不能讓州牧掌握全權,軍權必須掌握在中樞手中。
陸仁炳的方案雖然改動頗大,但是對巨頭的觸動不大,又增加了許多坑位,所以經過衆位大佬的讨論完善後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