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科思科技公司,空間傳送實驗室,實驗日志,高宏斌博士,絕密】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
白裡度翻開了【高博士的實驗日志】,首先看到的便是上面的内容。
此刻的白裡度已經帶着周若蘭和超越隊長回到了玄水鎮中,超越和周若蘭分别提交了任務之後,就又把各自身上多餘的通用零件都交給了白裡度,白裡度身上有了四套零配件,卻并沒有打算馬上提交任務,他打算先研究一下這本實驗日志。
現實中的時間也已将近午夜時分,周若蘭因為第二天還要去單位辦理離職手續,因此就提早下線了,而超越隊長第二天也要結束春節假期開始上班了,所以也不打算再去殺怪練級了。
白裡度繼續翻閱中實驗日志:
“2087年3月10日,星期一,實驗日志01,以下内容為實驗過程的真實記錄:呃~我是高宏斌博士,非常榮幸能夠加入到埃科思公司,第一天上班,我就被分進了空間傳送實驗室,算上我,這個實驗室目前也才隻有七個人,薛博士是這個實驗室的組長,作為新人,我今天沒有什麼特别的實驗任務,但既然進入到這個空間傳送實驗室,那麼就不妨從空間傳送的基本理論開始進行梳理。”
“哦?居然還有空間傳送的基本理念,不妨看看到底都是什麼内容,沒準對修理傳送陣有幫助呢”白裡度内心思考道,也繼續向下看去。
“目前,人類在信息、通信、能源等領域都已實現了遠距離傳輸的問題,其實也就是對數據和能量實現了空間傳送,但對于物質的空間傳送難題,人類卻一直都未能攻克,至于說生命體,那就是更加難的問題了,在這裡暫時先不予考慮。”
“對于物質的遠距離傳送,除了傳統的海陸空物流運輸之外,人類其實也找到了一個變通的辦法,也就是3d打印技術,當我們通過掃描,清楚的掌握了一件物品的外觀特征以及其相對簡單的内部構造,再加個組成這件物品的全部物質特性與分布時,那麼我們确實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将這件物品在地球的另一端完完整整的複制出來,但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傳送其實隻是對物品信息的一種遠距離傳送,物質本身卻并沒有被傳送出去,而是以這種方式被複制,或者說是被克隆,并且這件被克隆的物品的内部構造也不能太複雜,否則也還會出錯。”
“所以說,真實的空間傳送并不應該是對目标的複制粘貼,在我看來,至少應該有三種途徑可以去嘗試:第一種,蟲洞技術,也就人為創造出一個安全穩定的蟲洞,然後将被傳送的物品送入到蟲洞之中,而物品所要抵達的目的地也需要同時生成一個與之匹配的蟲洞,從而讓被傳送的物品從這裡出來,并且還要保證物品完好無損。”
系統提示:你獲取到了“蟲洞”的相關信息
暈!這蟲洞貌似和這傳送陣沒什麼關系吧,繼續往下看:
“第二種,量子傳輸技術,就是先将被傳送的物品量子化,再結合量子糾纏技術建立起隐秘的量子信道,通過對信道始點的信道光子與物品光子進行貝爾态測量,從而使兩個光子糾纏并坍塌,再将始點的結果通知終點,信道終點就可以根據始點的坍塌結果正變換得到傳送物品的量子,最後再對得到的量子進行複原,就實現了物品的空間傳送。”
系統提示:你獲取到了“量子傳輸”的相關信息
靠!這不就是把物品打成粉末之後,再把粉末的信息進行傳輸,最後又在另一端把粉末給重組了?這好像也沒比3d打印高明多少啊,最起碼人家3d打印也沒破壞原件啊,你這到好,直接把原件銷毀了。白裡度作為一個工科生,自然也聽明白了這量子傳輸的大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