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學堂的廚房在靠近山峰的北面,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築。
前面是一個小廳堂,可以容納百十人同時就餐,中間是生火做飯的幾間棚子,靠近山峰的最裡面是儲藏糧食、蔬菜和肉的倉庫。
因為山峰下面陽光照射不到,又處于較高的地勢,山風吹過,空氣幹冷,很适合用來儲藏食物。
此時衆人就圍坐在廚房的前廳,長方桌上擺滿了酒肉,菜蔬和瓜果,宋夫子點頭看着分坐兩側的得意門生,笑吟吟的捋着胡須。
學堂的錢,每一分一厘都要入賬。今天的酒菜都是蔣遼出的銀子。其實還是徐風将自己的銀子分一半給了蔣遼。
蔣遼和翠花兩個人一合計,幹脆拿出一些,置辦這頓酒席,算是回請大夥的,也讓重返學堂的衆人聚一聚。
李客也在席間,隻是低着頭一言不發。對面坐的幾名學子,目光在他身上瞟來瞟去,然後若有若無的交頭聊上幾句。李客感覺都是在說他,把頭低的更低了,自斟自飲的喝着悶酒。
“祝各位旗開得勝,金榜題名!”夫子舉起酒杯,高聲說道。
“謝夫子!”
“祝宋老夫子,長命百歲!”
“全靠夫子教誨!”
學子們舉起酒杯,祝福的話語,不一而足。
“你們都說說,參加青衣試,想要去哪個部門啊!”夫子随意說道。
“讀聖賢之書,聽夫子教誨,當然要入忠義門。”吳文才看了看左右的同窗,說道。
“是啊,我們衡水,本就是天下文宗,當然要和呂大人一樣,走忠義堂入閣拜相的路子!”一名學子也答道。
夫子滿意的點了點頭。
司馬罡沉吟道:“忠義堂是個好路子,但某以為,天策府也不失一個取巧的選擇。”
“不會修行,機會不大吧!”另一位弟子說道。
“修行确是一大優勢,但是帝國軍中不會修行的文士,參謀,甚至軍師也多的是。普通校尉、參将當中,修行者連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還是有機會的。”司馬罡分析道。
蔣遼聽了大為振奮,說道:“司馬兄所言極是。當年西北戰事吃緊,軍隊正是用人之際,理該放寬入府條件,廣納天下英才,為戰事進一步升級儲備人才。”
宋夫子看了一眼蔣遼,說道:“不論文臣還是武将,終究都是為國效命之人,能将所學本事,用在為國為民之上,都是好的選擇。”說完,若有若無的看了徐風一眼。
好像選擇太虛宮就不是為國為民,隻圖一己之私,隻是為了站在帝國權力的巅峰一樣。
平心而論,太虛宮比忠義堂和天策府要難上萬倍,能夠入門的都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這些人物能為國為民做些什麼,平頭百姓并不清楚。
宋夫子繼續說道:“不論你們怎麼選擇,為師都支持你們,隻管放膽前行,搏取一個未來!”
“名單我已經報到州府,咱們衡水學堂七十四名弟子,除了兩名重病在身,無法參與,其他七十二名弟子都将參加此次青衣試。”
從報名開始,這就進入第一道程序了!衆人激動而又興奮,青衣試的大幕已經在大夏王朝的萬裡疆域緩緩開啟,無數學子從王朝的四面八方,向京都彙聚,參加數年來的這次盛事。
“蔣遼,吳文才,司馬罡,劉基,喬固本”宋夫子停頓了一會兒,才又說道:“徐風和東方白。你們幾個都是衡水學堂有目共睹的佼佼者,此次要竭盡全力,不要給衡水丢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