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漢朝大戰羅馬

漢朝大戰羅馬 第一百五十章 占城稻與曲轅犁

漢朝大戰羅馬 我會獨行 3360 2024-02-12 17:16

  趙過答道:“用耧車播種的時候,耧車自帶的铧會深入地裡,這樣種子就可以在土地裡埋得很深。而且由于是機械控制,所以種子的數量和分布密度都可以達到一緻,最大程度上避免誤差。

  聽到趙過的介紹,霍邯心裡是很滿意的,他下意識的就覺得這個耧車很吊。

  但實際上,這個耧車比他想象的還要吊!

  從耧車發明的這一刻起,大漢的播種系統就遠遠超越了西方。單從效率上來看,耧車的播種效率至少是同期歐洲傳統播種的10倍以上!而且這個領先的時間長到吓人!

  從公元前耧車被發明,到文藝複興之後威尼斯出現的播種機,在這1700年的時間裡。耧車一直保持着中華農業對西方農業在播種技術上的全面壓制!

  雖然最早的耧車并不是趙過發明的,但耧車的的确确是經趙過之手,才趨于了完美。

  聽趙過介紹了代田法、耦犁和耧車,時間也不早了。霍邯正準備離開,趙過卻突然一拍腦門。

  “哎呀呀!竟然忘記了仙人交代的大事,這一忙起來真是差點誤了正事!大将軍請先别走,下官有事要禀報。”

  “有事?請講。”

  “是這樣的,下官在前來投奔大将軍之前,曾經遇見過仙人,正是仙人的指引才讓我下定決心來到這異域之地。”

  霍邯暗道很顯然趙過又是被仙人給忽悠了,這些仙人也就是系統的套路霍邯都清楚了。要麼就是利用封建迷信,要麼就是畫大餅許願,總之是各種坑蒙拐騙,讓這些人心甘情願的來投奔自己。

  趙過接着說道:“另外,仙人曾經給了我一輛馬車,馬車裡裝載着幾箱子仙人的禮物。仙人說我來巴克特裡亞之後,定然會受到大将軍的重用,而馬車裡的禮物就是讓我用來替大将軍分憂的禮物。”

  “仙人讓我在見到大将軍之後,當着大将軍您的面再打開。”

  聽到趙過說他那裡有仙人的禮物,而且是特意給趙過用來為大漢分憂的,霍邯覺得自己已經猜到了什麼。

  馬車上的箱子裡,一定裝的是能解決糧食問題的禮物!不然的話也不會特意交代給趙過!

  至于到底是什麼,那就得看看才知道了。

  由趙過帶領着,霍邯和霍光來到了趙過住的帳篷。

  大大小小算是一名官員,而且又是霍光的老部下,所以趙過的帳篷要比平頭百姓的大不少。而在帳篷的後面,拴着一匹駿馬,旁邊則是一輛馬車。

  馬車被帆布覆蓋着,掀開帆布,打開箱子,發現是滿滿一箱的稻種!

  稻谷之中插着一塊小木牌,上書三個大字:占城稻!

  占城稻!

  雖然霍邯并不是什麼農業專家,但霍邯依然知道占城稻,這種教科書上重點介紹過的引進稻種,在我國古代的曆史上實在是太出名了。

  占城稻又稱早禾或占禾,屬于早籼稻,是原産于中南半島的優良稻種,在宋朝的時候傳入了福建。由于占城稻具有适應能力強、高産、早熟、耐旱的優點,所以很快就在宋朝大規模的流傳開來。

  占城稻的諸多優點使得當時宋朝的糧食生産能力有了一個質的提高,耐旱、适應能力強,從播種到收獲最快隻需五十多天。宋朝的人口大爆炸,可以說有引進占城稻的很大功勞。

  而再結合巴克特裡亞地區農業的特點,特别是占城稻耐旱且适應性強這一點,實在是太适合目前的大漢推廣了!

  見到系統送了滿滿的幾箱子占城稻種,霍邯可是高興的不得了。

  “沒想到竟然是占城稻,這下子糧食問題有着落了!”

  作為漢代的土著,趙過自然是不知道占城稻的厲害之處,他有些疑惑的問道:“大将軍,這占城稻是何稻種?”

  霍邯很高興的為趙過介紹了一下占城稻的特點,而在聽完霍邯的解說之後,趙過也捋着胡須點頭道:“既然這占城稻擅于抗旱,那的确是最适合我們大漢的稻種了。”

  趙過拿着一捧占城稻細細的端詳起來,而霍邯也在心中給系統點了一個贊:“這系統還是想的周到啊!知道自己肯定會發掘出趙過這樣的農業人才,所以把占城稻直接送給了趙過。”

  回去的路上,心情不錯霍邯哼着歌兒開始了YY:大漢目前各式步騎弓加起來擁兵四萬餘人,再加上五十萬的人口作為後盾可以征兵,必要時還可以雇傭布哈拉的傭兵。

  這些種種加起來,大漢簡直是分分鐘擁有十萬大軍的節奏!十萬大軍或許搞不定羅馬埃及馬其頓這樣的大國,但是虐爆東方這一幹小國絕對無壓力!

  而且大漢目前的四萬大軍之中精銳部隊占比超過一半,等以後從移民中再招募的新兵,也絕對都是善戰之兵。

  霍邯很有信心自己招募的新兵會是精銳之師,因為目前大漢有人口,有土地,等解決了糧食問題,就可以輕松的招募一大波的自耕農補充兵力。

  或許這些自耕農新兵隻是普通的兵員,不像丹陽兵那樣威名傳播四海。但霍邯知道,這些擁有土地的農民兵,才會是自己真正的主力兵源!

  因為自古以來有這麼一個道理:最強的兵永遠都是自耕農!

  大漢的良家子、唐朝的府兵、明朝的軍戶……這些王朝巅峰期的主力兵源,都是擁有土地的農民。

  而這些王朝軍制的崩塌,也正是因為農民失去了土地。

  不僅是大漢,還有羅馬,最強的主力兵也都是自耕農!羅馬軍團目前的青年軍、壯年軍、成年軍等等,大多都是自耕農。

  甚至包括後來幾乎統一歐洲的拿破侖,其手下的主力兵源也都是來自法國各地的農民。

  為了保護自己已有的土地,和獲取更多的土地,這些自耕農們的戰鬥力簡直爆表!

  因為,這世界上唯有土地與明天同在。

  如果大漢能保證有充足的土地供農民開墾,大漢軍隊的戰鬥力将得到無窮無盡的保障!

  回到漢鎮之後,霍邯思索着白天的見聞,想來想去,霍邯覺得趙過發明的耦犁還是存在着一些問題。

  使用耦犁需要二牛三人,這個要求還是太高了!

  即使這草原一帶不缺牛羊,但也不能保證每個農戶都保持有兩頭牛。就算政府提供公用耕牛,但農忙季節肯定周轉不過來!

  到時候家家戶戶來借牛,隻怕真的要變成累死的牛了。

  而且就算大漢有錢任性,真的給每個農戶都配備上了兩頭牛,也不能保證每戶都有三個勞動力啊!

  倘若是單身漢怎麼辦?倘若兒子應征入伍,家中隻有老父老母怎麼辦?

  有沒有什麼方便的,一個人也能使用的犁呢?應該是有的,但是霍邯需要想一想。

  先回想一下白天見識的耦犁,耦犁最大的缺點就是需要耗費的人力畜力大,為什麼呢?

  霍邯拿着筆在草紙上畫了一個耦犁的模型,邊畫邊思考着:耦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很費勁,特别是轉彎和回頭異常困難。所以必須要三人二牛才能自在的操作。

  如果把長直轅犁改成彎曲的短轅,弧形的構造可以化解一部分的力,這種構造是不是可以更加省力呢?

  然後,耦犁轉向困難,是不是可以在轅頭安裝一個自由轉動的犁盤呢?有了這樣可以轉動的犁盤,轉動起來肯定會輕松很多吧?

  手中的筆沙沙滑動,霍邯繼續思考着:耦犁的犁铧是固定長度的,而土地的厚度卻是不固定的。再加上種植不同的作物需要耕耘的厚度也不同,那是不是可以設計一個能調節的設備呢?

  霍邯在腦海中回憶課本上和現實中的見聞,很快便畫出了犁評和犁建。用力向下壓犁評,犁铧便會同步向下,深入土中。而把犁評向上一提,犁铧高度也就随即提升,入土則淺。

  這樣加上犁評之後,就可以自由調整犁铧的高度,也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調整深耕或淺耕。

  新的犁初步成型,霍邯在腦中推演了一遍耕地的動作,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這種新犁是設計單牛甚至單人使用的,人力畜力都有限。而草原地區的土地幹結,很可能很硬難以開墾,是不是可以效仿現代的破冰船,來一種破土的設計呢?

  想到這裡,霍邯又動筆在犁上加了一個犁壁。加上犁壁之後,破土的能力瞬間大增,還可以順道把泥土推到犁的兩側,便于耕犁前進。

  畫好了之後,霍邯站起來審視了一下全圖,突然愣住了!

  這個由自己一筆一劃畫出來的犁,好像在哪裡見過的樣子?

  突然,霍邯大叫了出來:“我去!這不是課本上的曲轅犁嗎?”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