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策行三國

第233章 懷疑人生(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加更)

策行三國 莊不周 2417 2024-01-31 01:12

  郦城的菊花很有名,據說喝了這種菊花茶可以延年益壽,故司空王暢――劉表的老師,故太尉胡廣――蔡邕的老師都常年飲用這種菊花茶,得享高年,故太傅袁隗壽命稍微短一些,不過那不是郦城菊花的責任,他是被董卓滅門的,要不然至少也得八十以上。

  孫策才十六七,對長壽沒什麼興趣,但是這個時代還沒有後世意義上的茶,用菊花泡水算是最接近的。冬天火大,又要面對徐榮這個勁敵,喝點菊花茶降降火,也算是不錯的選擇。

  這段時間一直很忙,沒有個空閑的時候,現在離開了宛城,身處軍營之中,卻突然清閑下來。雖說軍營裡的事也不少,但相比較而言還是簡單一點,處理軍務,随時注意徐榮的動向,然後就是和黃忠、文聘等人說說兵法,論論武藝。

  黃忠和張遼交手數十合,打得很過瘾,再也不懷疑孫策之前的判斷。他還說,張遼的武功還沒到頂,再過十年,他有了更多的曆練,身體和心态相匹配,才能真正進入巅峰。到了那時候,他未必是張遼的對手,人生五十,氣皿已衰,武功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孫策覺得黃忠說得有理,而且有點小得意。在人生最颠峰的時候斬夏侯,戰張遼,黃忠應該感激他。雖說黃忠曆史上也斬殺了夏侯淵,但是成名太晚了,而且那一戰他是拼了老命,沒多久就死了,沒能享受幾年榮耀。現在則不然,他至少還有二三十年風光,不出意外的話,他甚至可以活得比曆史上還長。

  成名要趁早啊。

  趁着這個機會,孫策履行起了媒人的職責,向黃忠隆重推薦秦牧的姊姊秦羅。但結果很尴尬,黃忠娶過妻,夫妻感情不錯,但一直沒生育,所以他年過四十還沒有子嗣。孫策推薦秦羅,黃忠連稱不敢。秦家是關中豪強,論家世比他黃家可強多了,更何況是為妾。言下之意,就算妻子不育,他也不肯休妻另娶。

  秦牧很為難。他姊姊雖然年齡大了點,但畢竟雙方的身份家世擺在那兒,願意嫁給黃忠已經是屈就了,怎麼可能做妾。之前沒打聽清楚就送馬,這事兒辦得冒失了。黃忠也很不好意思。他妻子在老家,還沒接到宛城來,平時和諸将來往也少,知道這事的人還真不多。收秦牧馬的時候,他根本也沒往這方面想――他知道秦牧有個姊姊,但和他年齡相差太大了。

  見此情景,孫策沒有再說什麼,這是他們兩家的事,由他們自己去處理比較好。他把話題扯回武藝上。張遼雖然跑了,但他的計劃還沒有結束,說不準什麼時候又和張遼碰上了,早點做準備總是好的。

  黃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親自和孫策切磋,模拟張遼的武功特點,充當陪練。

  孫策用心揣摩,不敢有絲毫大意。

  幾天前,他向鄧展提及此事時,鄧展說了一番話,他深受啟發。鄧展說,武功這種事,首先看天賦,比如力量,比如反應,有了這些基礎,再加上名師指點,自己刻苦,才能練出一身好武功。但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後會遇到瓶頸,要想突破這個瓶頸,名師幫不上忙,刻苦也未必能解決問題,關鍵要看悟性。有悟性的人能一通百通,從此進入化境。沒悟性的人,就算練一輩子也進入不了那個境界。

  鄧展說,孫策的身體素質有優勢,要力量有力量,要反應有反應,有孫堅為他啟蒙,自己又肯下功夫,所以年紀輕輕就能成為高手,甚至已經遇到了瓶頸,能不能突破這個瓶頸,就不是肯不肯吃苦的問題了,而是看有沒有這個悟性。

  悟性很神奇,鄧展也說不清楚,他隻是勸孫策不要着急。以他的年紀,能有這樣的武功已經很了不起了。很多人一輩子也達不到這樣的高度。如果想再精進一步,他也許應該多讀一些書。說到底,悟性就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鄧展還給了孫策一個建議,他練的太極拳雖然很粗陋,卻值得好好研究。剛與柔,直與曲,原本就是相輔相成的。絕大多數人的武功都是以剛以直為主,就像拳法和矛法一樣,比的就是誰更強,誰更快,太極拳能以柔克剛,以慢打快,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

  孫策對此深有同感。他對太極拳的理解很膚淺,與人動手還是靠本尊的武功底子,但偶爾應用太極拳的拳意卻往往能取得意外的效果。常聽人說太極拳是講道理的拳,重意不重形,他沒有真正練過太極拳,其實并不影響他去應用太極拳的拳理。

  話雖如此,要想真正打破瓶頸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隻能按照鄧展的建議,沉下心來,厚積薄發。

  有黃忠、典韋這樣的高手做陪練,有鄧展這樣的武學大師引導,他相信自己還可以更進一步。但隻有陪練還不夠,他還需要有份量的對手來激發他的潛能。

  張遼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對手,他不想錯過。

  他的願望很快就實現了,張遼去而複返,向他挑戰。

  孫策正中下懷,大筆一揮,在戰書上寫下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來日再戰。與此同時,他對來下戰書的騎士說,希望文遠能迷途知返,我們還可以做朋友。

  收到孫策的回複,張遼都有些糊塗了。如果說隻是為了離間他和段煨,現在段煨已經被孫策擊敗,孫策根本沒必要再提這件事,而且說得有闆有眼,情真意切的勸他回頭。

  難道是我記錯了,我以前真的見過孫策,而且和他志同道合?

  夜色之下,張遼坐在帳前,一邊喝酒一邊回想這一年多來的經曆,特别是在洛陽的時光。他怎麼也想不起孫策這個人。這件事很古怪,不合常理,但他卻不敢确定。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那麼多事,大将軍何進死了,老上司故并州刺史丁原也死了,而且是死在呂布的手中,皇宮被燒了,洛陽被燒了,先帝死了,少帝立了又廢了,董卓成了太師,天下大亂,山東州郡讨董,聲勢宣赫,轉眼間又煙消雲散,哪一件事不是匪夷所思?

  也許我真的見過孫策,隻是覺得愧對故人,所以不願想起?

  我投董卓錯了嗎?董卓之前是并州牧,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師,那麼多朝廷重臣、名士儒者都承認他,我為什麼不能承認?如果說呂布是武夫,為了富貴背信棄義,那麼名士王允呢?

  張遼獨坐帳中,一口接一口的喝着酒,直到東方既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