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正四品的侍郎被活活杖斃,殿内頓時鴉雀無聲,楊廣神情冷肅環視群臣,冷冷道:“還有誰言‘惡政’者?盡可出班暢言。”
群臣被楊廣氣勢所吓,盡皆不敢出聲,而敢出聲者此時想的卻是問題倒地出在哪裡,怎麼事情的發展沒有按照腳本走。
楊廣的目光有意無意在殿内七宗五姓等巨閥世家代表身上掃過,見他們沒有站出來的意思,臉上的冷笑不由更甚,但卻突然說道:“朕思之,撤銷州府之後,郡縣過多,所以宣布在冀州、兖州、并州、青州、徐州、豫州、揚州、荊州、梁州及雍州等數十萬戶以上的大州,設監察州置刺史府,輔官有長史、司馬等四品到二品不等地方重臣,總共有四十五個官位,将從撤銷的州府刺史和長史中挑選。”
群臣頓時炸開了鍋,然後有不少人頓時明白在門閥世家内部有了叛徒,已經有人或者有門閥世家暗中投靠了皇帝,所以昨晚上他們的密謀過程才洩露,導緻盧有達和鄭成恺的杖責弄假成真,活活被杖斃。
正如王君臨所料,楊廣将這個變通之法當場說出來之後,再加上剛剛杖斃了兩人,朝會上的氣氛頓時發生了變化,一時半會竟然沒有人敢出頭說一些反對的話,因為誰都不笨,知道這個時候出頭那四十五個位置便不會落在自己家族頭上。
所謂一桃殺三士便是這個道理,亦或者說不患寡而患不均,門閥世家之間也不和睦,互相之間有仇怨的不少,有一些甚至是糾纏了數百年的死仇。
“如此,内閣總領,各部司配合,先拿出一個監察州置刺史的方案出來,盡快将人選初步定下,勿使懈怠!”
……
……
這一日,在結束了朝會後,楊廣回到禦書房,沒有急着批閱奏折,而是讓内侍打開了一張堪稱是大隋當今最大的一張地圖。
這是一張囊括了整個大隋的地圖,是用數十張上好白帛縫到一起的大地圖,上面的山川州、郡、縣不是畫上去的,而是由精挑細選的數十名繡娘,耗時兩個多月,用靈巧的小手一針針繡出來的,中間出了一次差錯,為此楊廣還下旨杖斃了兩名繡娘。
這般大的代價和動靜整出來的地圖自然不凡,長十步,寬八步,楊廣可以直接赤足踏足其上,俯瞰自己的帝國!
三個月前,地圖繡好當日,楊廣召見群臣舉辦了賞圖宴,群臣紛紛贊賞不已,而那兩名年僅隻有十七歲的繡娘為了這張圖而活活杖斃的事情早已被所有人忘記了。
賞圖宴會上,楊廣意氣風發,激情昂揚的向群臣講述了他的偉大抱負,也是在這一天,所有的臣子才知道陛下的抱負是如此的……遠大和生猛,每一個計劃都能夠載入史冊,被後人稱頌數千年,陛下若真能夠完成這些計劃,自然是成為千古一帝,與秦皇漢武相媲美。
但問題是陛下想要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耗時很久且需要窮兵黩武才能完成的,可陛下一如既往的急性子,十年完成的想着兩年完成,五年完成的隻想在不到一年時間完成,需要積蓄和準備十年才能夠去做的事情,他準備三四年便想去做,這樣一來,勢必要花費更多的錢糧,征調更多的民夫,死更多的人。
當日,參加過地圖宴之後,不少自認為有才和野心的官員因為有機會立功,得以封爵公侯和施展抱負興奮激動,但也有一些官員神色很難看,眼睛深處有着深深的擔憂。
而王君臨也終于進一步知道,楊廣是如何讓大隋十室九空,是如何是無數耕田荒蕪無人耕作的了,而大隋在短短十來年時間又是如何讓人口劇減到四分之一的(據查相關資料記載,隋炀帝大業五年(609年),中國有890多萬戶4600多萬人,此為隋朝戶口最多時期,大體上恢複了四個世紀以前東漢時期的戶口數。而到唐朝建立初期,高祖李淵武德六年(623年),中國有219萬戶,約1119萬人,隻是隋朝極盛時的四分之一不到。
這其中隋末戰亂死了很多人,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楊廣修長城、修新都、修馳道、修大運河和四處征伐異族異國時征調的民夫,每次征調都是百萬計的,最後能夠活着回來的民夫不到一半,而這些人卻是一個家的主要勞動力,一死便意味着一個家族分崩離析,家人要不餓死,要不妻女淪為流民乞丐或者成為别人的玩物和貨物。
對于一些明白人心中的擔憂,楊廣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但是他從來不放在心上,就算是此時他讓人将地圖拿出來,想給王君臨最後确定一個去處,滿腦子想的也是如何用好王君臨這把寶劍,為他将來出兵打下高句麗做準備,同時又能夠讓王君臨這把寶劍順便替他斬去能夠威脅到他的帝業一些門閥世家。
隻是這些天受皇後、宇文述等人的影響,他也擔心被王君臨這把寶劍反噬,所以他決定采取一個兩全之策。
此時楊廣是從西往東走的,他第一腳踩在了雍州的金城郡,邁過了鹹陽,第二腳踩在大興城,下一腳往東北方向,踩在了并州,在太原城看了一眼,又跨到了旁邊的幽州。
楊廣雖然笃信王君臨對自己的忠誠,但有些事情不可不防,而且這幾年時間王君臨的勢力發展也的确迅速了一些,宇文述所說王君臨與并州羅藝暗中勾結之事不可不防。
但不将王君臨放在幽州,又如何才能讓這把劍指向高句麗?
而且,王君臨與魚俱羅、史萬歲這些大将不同,他非但有武略,能夠領兵打仗,替皇帝開疆辟土,還能夠統領藍衣衛府這樣涵蓋情報和監察的強權衙門,替楊廣整治和削弱門閥世家。此外,通過此次撤州府改郡縣兩級制的事情,以及平時的言行舉止,楊廣漸漸發現王君臨還頗有文韬,或許亦能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