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不是今上不能乾坤獨斷,而是東林黨和盧建鬥等人好虛名,置大明利益不顧,行那以卵擊石之事,真真誤國誤民,罪該萬死!”
楊嗣昌面色陰沉,敲打着上好花梨木茶盤,怒罵盧象升和朝廷清流人士。
當然,他和崇祯君臣兩相宜,聽不得任何人說崇祯的不是,包括陳新甲。
“最近陳總兵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兵部給事中彈劾你任用私人親信,結交宦官,大部分給我壓下了,其他的陛下沒有追究。”
陳新甲有才幹,但是不能以廉潔自持,所使用的人都是他欠了人情債的軍官。
另外他還和宮廷中的宦官深相結交,引以為援。
其中與司禮王德化尤其親近,所以言官禦史彈劾他。
“多謝楊本兵照拂,剛到宣府,改編隊伍、強化訓練、整頓馬政、演習火器、查禁貪占等事務,件件都是得罪人的事情,然不做又不行,真是為難!”
陳新甲心中暗自苦笑,這張大嘴多次惹禍,楊嗣昌是趁機敲打自己。
“不知你此次冒險潛入京城,所謂何事?”
陳新甲是自己的盟友,雙方的利益是一緻的。
看見他認錯,楊嗣昌沒有繼續為難,畢竟快速掌握宣府兵權,也經過他同意。
“三件事,件件跟盧建鬥脫不了幹系。”
說到正事,陳新甲面色嚴肅,原本有些松懈的身體挺直,扭過頭面對楊嗣昌咬字清晰慢慢說道。
“第一件,盧建鬥聲稱在趙縣遇到後金鞑虜大部隊,要求宣府五千天雄軍歸建。
第二,宣府楊總兵要求帶走部分軍械和糧草,馳援盧建鬥。
第三,盧建鬥聲稱全殲多爾衮正白旗一千五百人,報功塘報估計已經在來往京城的路上。”
楊嗣昌剛開始心情不錯,盧建鬥居然敢無視兵部行文,要求天雄軍歸建,這是抹黑他的好機會。
想擁兵自重嗎?陛下對這種行為最是猜忌,簡直是不知死活。
第二件事情也不錯,這是結黨,同樣為陛下不喜。
可是當陳新甲講完第三件事情的時候,他真的惶恐,這才明白陳新甲之所以甘冒大險私離宣府的原因。
一個應對不好,悔之晚矣!
陳新甲講完,他的臉色越聽越難看,最後整個人都仿佛僵直,目光轉都不轉,緊緊盯着晶瑩通透的茶盞。
心裡卻在不停的盤算着,首先,不用懷疑盧建鬥剿滅鞑子的真實性。
這一點,縱使是對手,但相知多年,他的人品還是有保證的。
其次,朝堂上下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歡呼雀躍,包括部分主和人員。
當然他和陳新甲、高起潛三人除外,概因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最後,才是他最擔憂的,那就是崇祯皇帝聽到大捷,原先的态度是否有所轉變?
沒有陛下的支持,所有的一切都将化為泡影。
看看盧象升就可以知道,之所以這麼任他們拿捏,還不是心灰意冷嗎?
現在,瞧他動作,分明是想借此機會反撲。
壓是壓不住的,剿滅一千五百的鞑子,稱之為滔天大捷也不為過。
近幾年,已經沒有一次性殺死這麼多鞑虜的機會。
“陳總督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應對之策?”
想了半天,楊嗣昌臉上陰晴不定,慢悠悠的憋出一句話出來。
陳新甲嘴裡發苦,心裡頗有不滿。
楊嗣昌自小聰慧,号稱三步一計,瞧他情形,分明早有對策。隻不過有些話不方便說,想借他口而已。
“如此大事,首先要看看聖意如何?”
陳新甲眼角的餘光輕瞥楊本兵,不緊不慢的緩緩說道。
“不錯,此乃正理,請繼續。”
楊嗣昌眼皮都不擡一下,仿佛老僧入定般,隻是盯着茶盞。
楊本兵的态度反而讓陳新甲發狠,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若是陛下大怒,自然最好,但此種可能不大。
估計是舉棋不定的可能性比較大,到時一定咨詢楊本兵。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本兵也不能說不戰,不然會遭到天下士林的唾棄。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捧殺他。
盧建鬥想逞能,那就滿足他,我也很想看看他是否能夠抵擋八萬鞑子大軍?”
不管不顧一口氣說完,陳新甲再無言語,靜坐在太師椅上,一動不動。
“大善!就按陳總督的意見辦。說了半天,不若邊吃邊談,一些細節方面還想聽聽你的意思,另外,戰場的情況也說給我說說。”
楊嗣昌哈哈大笑,一掃之氣的頹廢,站起身雙手拍掌,既是為陳新甲的主意叫好,同時也是通知外邊的貼心奴仆。
趙縣是一個小縣,四周城郭隻有三十餘裡,人口不足五千戶。
因為戰亂的原因,聽聞有“天下兵馬大元帥”盧總督在此駐紮,陸陸續續有許多周邊縣城的百姓托庇于此。
董長青帶領上次被鞑子俘虜的兩千七百名青壯,正在秦浩明的指導下布置防禦工地。
這其中還包括一百多名貌美女子,在亂世中,大部分無家可歸,盧欣榮也做主把她們收留下來。
被俘青壯原本有三千五百人左右,可是有部分人員需要歸家,盧欣榮再是如何坑蒙拐騙也無法挽留,隻能任其離去。
趙縣城防由大同總兵虎大威統一負責,他對城防建設有經驗。
秦浩明在咨詢了虎大威的打算後得知,他準備以一裡一墩,墩以土為之。
三裡一台,台以磚石為主。計墩三十,台十一個。
這其中又用鐵蒺藜和據馬層層撲疊,輔以秦浩明提供的鐵絲網創意。
若是兩三萬騎兵倒也足夠,可是一想到八萬騎兵鋪天蓋地,秦浩明還是有點不寒而栗。
反正這些人閑着也是閑着,所以秦浩明打算自己建立一套有别于虎大威的防禦系統,有備無患嘛!
對于自己後世閑暇之餘看書得知的防禦騎兵方法,他有點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