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長河複生記

第47章 财物總監

長河複生記 大簡 2885 2024-01-31 01:15

  一早上,奶娃和悶蛋都不見蹤影,不知道幹什麼去了。

  隻有賈道士形影不離地陪伴着孫一。

  孫一便和道士二人,把昨天富餘的紅柳樹皮都扔進鍋裡加水煮。

  煮好的柳樹皮汁過濾幾遍,蒸發掉多餘的水份,孫一把它們倒在碗裡,靜置放涼,現在碗裡已經有了一些淡紅色的結晶。

  孫一打算把這些紅色的結晶積攢起來,加水溶化,再過濾,再煮一遍,再結晶一次。

  這樣孫一就可以得到純度比較高的固體“柳素”。

  有了固體“柳素”,孫一就可以準确稱量。以後再做藥丸子的時候,就可以保證每個丸子的準确劑量。

  孫一一直認為中國的中醫博大精深,積攢了許多前人經驗。但是古代中醫有個毛病,就是似是而非,從來沒有具體量化過。

  以熬中藥為例,應該熬多長時間,藥湯裡應該有多少有效濃度,從來沒人搞清楚過。

  中藥也好象從來沒有做過象西藥那樣嚴格的對比試驗,沒有治愈率、有效率的概念。

  孫一程序員出身,容忍不了這個。

  現在既然“水楊丹”要當作商品出售,孫一就要搞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先把每顆藥丸的有效劑量固定下來,然後逐步積累數據,明确頭疼應該吃幾顆,發燒應該吃幾顆,一天吃幾次,有什麼副作用。

  二人正忙活着,日塌天領着哈老财來了。

  哈老财一進“院子”就要給孫一磕頭,孫一連忙一把攙扶住,

  “别别,咱們鐵木營已經廢了磕頭的規矩。”

  日塌天介紹:“這位就是我昨晚提到過的哈老财,現在他想通了,願意出任商隊的賬房先生。”

  一聽到“哈老财”的名字,孫一就想起《白毛女》裡的“黃世仁”。

  俗話說得好,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号。“哈老财”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壞地主”。

  昨晚孫一一聽日塌天推薦的賬房先生外号叫“哈老财”就不太樂意。可是鐵木營裡缺少會算賬的“專業人士”,孫一就讓日塌天去說和,沒想到“黃世仁”還不樂意,孫一也就忘了這事。

  這“黃世仁”怎麼現在回心轉意了呢?

  哈老财一躬到地,講述了自己實際稱量一方寸的水的經過,“草民有眼不識真人,現在來請罪!”

  孫一不由得吃了一驚。

  沒想到這遍地大字不識一個的流民裡,還藏着一位會四則運算和求圓柱體體積的“高人”。

  孫一問:“哈老财,你識字嗎?”

  哈老财回答:“不識。”

  孫一又問:“那你是怎麼學會的這個……這個……算術?”

  哈老财答道:“家中幾輩人都儉省持家,事事要計較,從小便學會了打算盤和記賬。”

  孫一問:“你不識字怎麼記賬呢?”

  哈老财答:“算碼是會寫的,其它的字都是畫記号。”

  算碼中國古代的算術符号,是從南宋開始興起的,同中國的算盤一一對應。一就是一道,二就是兩道,三就是三道,四就是四道,或者畫個叉。“六七八九”分别在“一二三四”上面畫一個短豎表示加“五”。“五”本身用一個短豎下面畫一個圓圈表示。算碼即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算碼寫得快了,寫成連筆,就叫做“草碼”。

  美國人拍的電視劇《福爾摩斯》裡有一集講到了“草碼”,所以孫一知道這東西。

  孫一沒想到這個“黃世仁”能打會算,鐵木營現在糧食短缺,倒是需要一個過日子的主管。

  孫一便試探着問道,

  “哈老财,你以前做糧食買賣,現在營中缺糧,你有什麼辦法能節省點糧食嗎?“

  哈老财一口回答:“有!”

  孫一連忙請教,“請講!”

  哈老财言道:“原糧論鬥,淨糧論斤。”

  哈老财解釋,糧食從地裡收上來時,叫做原糧,人吃的叫做淨糧。原糧都帶着殼。拿米做個例子,米是淨糧、稻子是原糧;同樣的道理,小米是淨糧、谷子是原糧。

  淨糧由于去了殼不好保存,所以糧食在存儲過程中,都是以原糧的形态存在。原糧中的含水量多便重,含水少則輕。比如一斤新收的谷子,曬幹了水份,入倉隻剩八成。在倉裡放一年,重量又減少半成。所以明代糧食行業,處理原糧隻論體積,不論重量。

  淨糧剛好相反。淨糧中的水份基本已經蒸發掉了,重量比較穩定;由于各種淨糧的密度不同,體積差異就比較大。比如同樣一斤小米和一斤玉米,體積就可以差出去一倍。

  日塌天的營中,以前為了圖省事,發放口糧都是論“升”或“鬥”,就是以體積為标準。哈老财建議,以後發放口糧,改論斤,吃多少發多少,可以節省糧食。

  哈老财還建議,原糧加工成淨糧,去掉外殼,重量是要打個折扣的。一般稻子出米七成三;谷子出米七成五;高梁出米八成。麥子出黑面九成九,麥子出白面八成五。這裡手藝很重要,比如好的砻谷把式,稻子出米七成三,手藝不好的人出米不過六成。建議把原糧集中起來,挑手藝好的把式制成淨糧以後再按斤發放。

  孫一恍然大悟,後世也有原糧、成品糧一說。

  這麼算來,悶蛋口中的明朝人一頓吃一斤,指的是原糧,打個七六折,也就是公制450克,合英制1磅。東方的斤、西方的磅,原來都是指的一頓飯的量。

  孫一再看哈老财,覺得他不象“黃世仁”了,更象《半夜雞叫》裡的“周扒皮”。

  不過,人家的皮扒得有道理,扒得專業,得贊一個。

  孫一看日塌天一眼,心道,“這個周扒皮當賬房先生屈才了。”

  哈老财還再建議,

  “如果實在到了那一步,還有個偏門的辦法,就是請專門過糧的槽子把式分糧!”

  “老把式手上有經驗,隻要給錢,糧鋪子裡的槽子把式,可以把九鬥過成一石,也可以把一石過成九鬥。”

  “槽子把式手一抖,就會撒一些糧在地上,糧鋪子裡的學徒把這些地上的糧拾起來重新簸淨,一天能攢二百斤。”

  孫一不由得更重視哈老财。

  能把這些行業裡見不得人的潛規則說出來,正說明這個人心地不壞。

  孫一終于出口詢問他最擔心的問題,

  “哈老财,聽說你過去經常當街吃面,遭人嫉恨,才得了這麼個名号?”

  哈老财臉上一紅,道:“那都是當時年少氣盛,鬧的笑話。那時我辭退了賬房,自己天天盯着門面,起五更熬半夜,每過半個月,我就犒勞自己一老碗白面。每到吃白面的日子,我都高興得不行,就想讓街坊鄰居都知道我哈家過上好日子了。”

  孫一心中感歎,看來明朝的地主也不容易。勤勞節儉,也不過是比一般人每半個月多吃一碗白面的貧富差距。

  孫一對日塌天道:“營裡缺一個管糧食物資的人,我想請哈老财出任,就叫做财物總監,财産的财,物資的物,比鐵總監低半個級别,順便把商隊的帳也監督了,你看如何?”

  日塌天聽了哈老财的糧食建議,早就佩服得不行,當下贊成。

  哈老财聽了又要下跪,孫一攙住他,

  “哈總監,以後就要仰仗你勤儉持家了,等咱們鐵木營發達了,日後你衣錦還鄉,還當街吃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