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長河複生記

第161章 電車

長河複生記 大簡 2661 2024-01-31 01:15

  孫一吩咐一句,幾名經常聚集在一起琢磨電的工匠搬上來一堆木頭架子。

  如今這些經常琢磨電的工匠在鐵木裡也有了名号,叫做“電匠”,可以更換鼓點的電鑼鼓架子就是這幫電匠發明的。

  衆人看着電匠忙來忙去地支木架,都不知道孫一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木架的中心是一根橫架在兩根立木上的圓棍,可以随意地轉動,看上去象一根軸,軸左右兩邊的木架怎麼看都像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擱的架子,沒什麼新奇的。

  孫一拿出兩根電磁鐵棒給大家解釋:“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說罷孫一用一根電磁鐵一頭靠近另一根電磁鐵,另一根電磁鐵轱辘轱辘地滾開了,孫一把手裡的電磁鐵掉了個頭,另一根電磁鐵又轱辘轱辘地被吸引回來。

  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現在已經是鐵木工匠的常識,大家都表示認可。

  孫一安排電匠把幾支電磁鐵都按一個方向固定在木軸左右兩邊的木架上,接着說到:“這幾支磁鐵的磁力疊加在一個方向上,形成了一個更大的磁鐵。”

  孫一取下架子中央的木軸,衆人才看清木軸中央有兩個過孔。

  把一支普通磁鐵插入其中一個過孔,和木軸形成一個“十”字,孫一把“十”字軸放回木架,磁鐵迅速調轉方向,同其它電磁鐵的磁力方向保持一緻。

  孫一撥弄幾次十字軸,磁鐵都迅速地帶動木軸回複到原來位置。

  孫一道:“這還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道理。”

  衆人都點點頭,這沒什麼難理解的。

  孫一道:“現在我把這枚普通磁鐵換成電磁鐵,大家知道,效果應該是一樣的。”

  說罷孫一接過一支特制的電磁鐵。

  說這支電磁鐵是特制的,是因為這支電磁鐵的鐵芯是用金貴的純鐵鍛打出來的,一共打造了兩支就用光了小石榴積攢的所有純鐵。

  這支電磁鐵的另一個特别之處是圍繞它的線圈全是電解純銅。由于純銅柔軟,可以比一般的銅絲拉得更細。同時純銅的電阻小,也可以拉得更細,不會通電時發熱。

  細細的純銅線匝之間也沒有用石膏絕緣,因為純銅絲本身就是漆包線。

  這都得感謝奶娃的養父楊木匠。楊木匠給奶娃的四樣陪嫁中有一隻輕飄飄的硯台。孫一平時又不寫毛筆字,就拿這隻硯台當了餐桌上的垃圾桶。

  被賈道士發現之後,道士心疼得抱住硯台簡直要跳黃河。道士埋怨孫一道:“這是名貴的漆硯,置于水中不沉,無論如何研墨不會留下劃痕。漆硯起源于宋朝,使用的漆名曰宋漆,如今漆硯多年不見有人制作。爺,爺,爺,你居然把漆硯當作……”。

  賈道士心疼得說不出話來。

  孫一好奇地用手機一查,赫然發現天然的漆樹産的大漆具有超耐磨,超絕緣的性能。宋漆是中國古代漆藝的巅峰,後世已然失傳。據說日本重新發明了宋漆工藝,命名為“中國漆”,以日本的“中國漆”漆的小小一張木凳,後世就要賣幾十萬!

  由于大漆超耐磨,以宋漆工藝制作的漆質硯台,是古代公推的硯台極品,比後世知名的端硯有名的多的多,可惜在後世手藝失傳了。

  沒想到楊木匠居然會宋漆工藝,而且會做漆硯。孫一跑去詢問楊木匠,楊木匠淡淡地說,漆硯的手藝他們楊家世代相傳,就是沒人願意出頭。原因很簡單,如果被明朝官府知道楊家會做名貴的漆硯,官府一定會讓匠戶戶籍的楊家每年制作多少多少上貢,還一文錢都不給,按時交不了活還治罪。楊木匠稱,象楊家這樣有獨門手藝的匠戶在明朝很多,甯肯手藝失傳都不願意聲張。

  孫一感慨連連,請求楊木匠利用大漆的超絕緣性能做漆包銅線。

  大漆除了超耐磨、超絕緣,還有一個特性是漆幹了之後特别硬。楊木匠試驗了幾次,制好的漆包線硬得纏不成線圈。最後二人隻能折中,趁着漆包線将幹未幹時纏成線圈,等大漆一幹就形狀全部固定。

  孫一把這支金貴的特制電磁鐵插入木軸的過孔固定好,接通電池,電池鐵直愣愣硬生生帶動木軸轉成同其它磁鐵磁力一緻的方向。

  孫一給大家解釋道:“這支纏了很多層線圈的電磁鐵磁力非常強,所以它和其它磁鐵之間的吸引和排斥也就更強。”

  這是孫一第一次組裝這些木架子和電磁鐵,電匠們也是第一次見。一名電匠上前撥弄一下木軸,馬上木軸立刻執拗地回複原位。

  孫一斷開電池,手指撥轉木軸,木軸吱吱呀呀地轉了幾圈。

  孫一解釋說:“純鐵是軟磁性材料,在電力撤掉之後不會有剩磁,所以現在沒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再接回電源,木軸重新同其它磁鐵保持方向一緻,孫一道:“大家注意啦,我現在調轉電池的兩極。”

  話音未落,電磁鐵帶着木軸嘩愣一下旋轉180度。

  孫一道:“我再調轉一次電池兩極。”

  電磁鐵帶着木軸嘩愣再一下旋轉180度。

  孫一給大家出了一道思考題:“如果我每次都在木軸就位以後都調轉一次電池兩極,會發生什麼事?”

  沉默。

  一名電匠終于回答:“電磁鐵會帶動木軸不停地轉下去。”

  “對!”,孫一予以肯定,“隻是我的手沒那麼快,所以我要借助于這幾個銅片。”

  木軸的一端鑲嵌着幾塊銅箔,孫一把電磁鐵的漆包線接上去。然後用兩隻銅片做成刷子,剛好壓在銅箔上,每當木軸轉半圈,銅箔自動交換一次位置,等于換一次電池的兩極。

  孫一把銅刷子接入電池,“嗡”的一聲,木軸在變換磁力方向的電磁鐵的帶動下轉個不停。

  “這叫……”,孫一剛想說“這叫電動機”,王爾牛大叫一聲“電車!這叫電車!”

  明朝的規矩,能轉的都叫車。馬驅動的車叫馬車,牛驅動的車叫牛車,風驅動的車叫風車,水驅動的車叫水車,眼前的電驅動的車當然叫電車!

  孫一隻好從了王爾牛。

  他接着解說道:“眼前這電車的力氣還很小,這是因為外面木架子上的電磁鐵和木軸上的電磁鐵的磁力都不強,如果想辦法增大磁力,電車就會更有勁!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用電車帶動紡車紡線,帶動扇車扇風,帶動翻車提水,帶動裝甲筏子的噴水式水箱,甚至帶動石磨,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趁大家陷入暢想,孫一斷開電源,把另一支特制電磁鐵插過木軸上的另一個過孔并固定,兩支電磁鐵形成十字交叉。同前一支電磁鐵類似,這支電磁鐵的漆包線固定在另兩塊銅箔上,通過另兩個銅刷子接入電池。

  再接通電源時,電車旋轉得更加平穩有力。

  孫一不停地在木軸左右添加輔助的外部磁鐵,電車轉得更歡實。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