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三國旌旗

第三百八十四章 刀兵再起虎牢關

三國旌旗 東方織蛛 3401 2024-01-31 01:15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陰陽交泰,男女之道……咳咳,扯遠了。

  精神放松之後,要做的就是正事了,正事無外乎就是讨論明年的戰略計劃,這非常重要,涉及到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糧草調動,兵卒調動等等,這很正常,比如說李重想要在西線開戰,就要在秋天将軍糧運往陳留、虎牢等地,不然的話,等到明年春暖花開,道路泥濘,路上消耗的糧草就會多很多。

  而秋天就沒有這個問題,秋高氣爽,道路幹燥,甚至李重還能調整一些地方的稅賦,方便作戰。

  不光糧草問題能提前解決,軍械也是一樣的,像什麼弓矢、铠甲、兵刃之類的物品,如果在東線作戰,就要考慮防潮問題了,還要提前準備油脂弓弦等物,不然的話,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

  到了最後,李重還是決定先突破西線戰場,總體來說,李重還是習慣打陸戰的,水戰這東西,河北除了周瑜等人,大家打水戰還有些打怵。

  如果不是提前收了甘甯周泰這幫人,又有周瑜相助,李重都打算效仿曹操,在邺城附近掘土成湖了。另一個曆史上曹操就引漳河之水弄了一個玄武湖,嗯……還弄了一個銅雀台,訓練水軍和孫權作戰,但很可惜,曹操遇見了周瑜,在運氣的幫助下,周瑜導演了一場千古名戰,燒的曹操灰頭土臉。

  既然定下來要對洛陽下手,那麼到了八月,李重就開始開始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這個就不細寫了,轉眼間建安十年到了。

  令李重十分郁悶的是,還沒等李重對洛陽下手,曹操就縣打了李重一個措手不及。建安十年二月初三,積雪剛剛融化幹淨,曹操就帶着三萬軍隊開赴到虎牢關下,突襲虎牢關,如果不是高順十分穩健,後果很難預料。

  李重得知消息,急忙帶着周瑜、李儒、黃忠、魏延等人趕赴虎牢,和曹操開始新一輪的交鋒。于是時間緊迫,李重甚至都沒有帶領步兵前行。

  曹操突襲虎牢關在李重的預料當中,虎牢距離洛陽太近了,不足百裡的距離,如果是騎兵的話,一日之間就能跑個來回不成問題。就算是步兵,稍微精銳一點的部隊,也能在一天時間完成行軍。

  說是突襲是因為曹操的動作太快了,李重一直以為,曹操就算動手也應該是在夏季或者是秋季,一開春就動手,曹操準備好了嗎?

  曹操能在開春動手,還是托李重的福呢,前年李重和劉備在濄水大戰一場,周瑜用巅峰的指揮藝術狠狠的教育了一下劉備,導緻劉備元氣大傷,至今無力擴張地盤。而少去了劉備的威脅,曹操才能到手出來對付李重。

  曹操之所以不限拿劉備開刀,也是有原因的,三位霸主李重實力第一,曹操次之,劉備再次之,但是,這個差距并不是不可彌補,就連李重對劉備都沒有壓倒性優勢。

  看一看現在曹操都有什麼能選擇的攻擊路線,第一,從成都出兵,攻打江州。這條路線看似中規中矩,實際上也中規中矩,蜀道艱險崎岖,根本不适合行軍打仗,曹操想要攻打江州可以,隻有和劉備慢慢鏖戰一個方法,這必定是曠日持久的戰争。當然,曹操也可以選擇偷襲江州,但是曹操真不敢這麼做。

  劉備可不是劉璋這個軍事白癡,翻山越嶺,打江州一個湊手不及,看似十分美好,但卻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全軍覆沒。

  就跟鄧艾偷襲陰平一樣,對付的事日漸衰弱的蜀國,昏庸無能的劉禅,真要是對諸葛亮和劉備,再借鄧艾兩個膽子,他也不敢冒險。實際上鄧艾能偷襲陰平也是依托在持久戰的基礎上,如果不是蜀國國力衰退,姜維也不可能放棄陰平軍營的,陰平本來是有軍營的。

  就連曹操也是一樣,對付劉璋曹操敢于冒險,聽了張松、法孝的話就發兵入蜀了,這樣就是欺負劉璋,換做是劉備和李重,曹操一樣不敢千裡突襲直取成都,萬一被切斷後路,就是關門打狗的結局了。

  所以說攻打江州不是一個好選擇,除非大持久戰,但有李重在身後虎視眈眈,曹操不會傻到那地步。

  對于曹操來說,第二個選擇就是出兵宛城,攻打新野,再渡江攻打襄陽。

  但是,這個戰略也很難,出兵宛城攻打新野不難,難就難在攻打襄陽上,和李重一樣,曹操手下的水軍也沒什麼戰鬥力,甚至可以說,曹操手下就沒什麼水軍,攻打襄陽完全是個笑話,不能攻打襄陽,打下一個新野根本沒有一點意義。

  第三個選擇最為實際,也最不實際,就是攻打許昌。曹操如果攻打江州和襄陽,李重不但不會阻止,還會樂見其成,可攻打許昌就不一樣了。風水輪流轉,李重可以讓許昌留在實力大減的劉備手裡,但絕對不會坐視許昌落到曹操手裡。

  曹操如果攻打許昌,李重必定會出兵攻打洛陽的,這是一個連鎖反應。

  有人會說,曹操非要這麼急打仗嗎?不會再等幾年嗎?說實話,曹操真等不起,不光曹操等不起,劉備也等不起,三人之中,靠時間對李重最有利。

  原因很簡單,李重手中的地盤最大,恢複的時間越長,李重的實力就會越強。這是客觀原因,還有一個主觀原因就是年齡問題,曹操和劉備都比李重大很多,靠上十年二十年的,劉備和曹操都死了,李重還活着呢。

  不光三個人的年齡差距大,三個人手下的将領也有年齡差距,太史慈、趙雲、周瑜、甘甯、魏延等人都年輕,而夏侯淵、夏侯惇、關羽、張飛等人年齡都比較大了,曹操和劉備無論如何都不會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這是一個極為愚蠢的選擇。

  所以曹操必須要搶先出手,拿下虎牢關,才能安心攻打許昌等地。

  也正是因為劉備暫時沒有威脅,曹操才能這麼快的調動兵力攻打虎牢,但很可以,曹操遇見了高順。不得不說,高順是駐守虎牢關的最佳人選,也隻有高順這樣的人才能數年如一日的保持警惕,嚴密監視洛陽的動作。

  除了作為先鋒的三萬大軍,曹操這次出兵虎牢還有七萬人的後續部隊,這也是曹操所能調動軍隊的最大數量了。

  曹操打的也是速戰速決的心思,如果短時間内打不下虎牢,曹操立即就會撤兵而回的。

  同樣,李重的心思也是一樣的,守住虎牢之後,李重立即就會反撲洛陽,在劉備還沒徹底敗亡之前,曹操和李重絕對不會過度消耗實力的。

  就像赤壁大戰一樣,曹操和孫權一陣火拼,結果被大耳賊撿了偌大的便宜。

  等到李重帶着五千騎兵趕到虎牢的時候,虎牢關已經是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城牆破損,到處都是煙熏火燎的痕迹,地上全是折斷的羽箭,破損的铠甲,還有沒燒幹淨的雲梯,、投石機等物。

  城内的傷兵随處可見,呻吟哭喊之聲絡不絕耳。城外就是曹操的大營,十萬大軍聚集在狹窄的虎牢關外,軍營連綿十餘裡,一眼望去,旌旗如海。

  李重嘉獎了高順一番,立即召集衆人議事,商議如何堅持這幾天的時間,此時曹操的十萬大軍已經盡數開赴到虎牢關下,而李重手中隻有兩萬餘兵卒,後續大軍還需要五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

  兩萬軍隊守城倒不難,虎牢關本來就險峻無比,再加上後顧無憂,隻需要死守不出就夠了。但李重的想法可不光光是守住虎牢,李重還想攻打洛陽呢,能在虎牢關下重創曹操,對後續的軍事計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道命令還是給郝昭等人的,李重命令郝昭出兵河内,渡河南下,做出攻打洛陽的姿态,迫使虎牢的軍隊回援洛陽。

  第二道軍令是給太史慈的,李重命令太史慈立即擴大遊騎巡弋範圍,防止曹操偷襲。

  可還沒等李重做出任何動作,春雨來了,滂沱的春雨連下了三天三夜還沒有挺,天地之間迷迷蒙蒙,無論是曹軍還是河北兵卒,都隻能蜷縮在軍帳之内瑟瑟發抖,這種情況根本打不了仗,無論輸赢,被大雨淋過的兵卒都會大病一場。

  三國時期可沒有青黴素啥的,得個傳染病就糟了,所以曹操和李重誰也不敢動手。

  當然,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可以,喝點姜湯禦寒就可以了,但就現在這種情況,小規模的軍事行動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到了第四天,雨水終于小了下來,李重的第一支五千人的援軍也到了,當然,這也是騎兵,步兵是不可能走那麼快的,估計還在和泥濘的道路對抗。

  摩拳擦掌的李重打算和曹操厮殺一場,手中有了一萬騎兵,李重的底氣也上來了,現在李重最不怕的就是野戰。同樣一心想要速戰速決的曹操也領兵出營,準備和李重厮殺一場,可兩個人想得倒美,還沒等動手,天空又烏雲密布,雷聲四起。

  啥也别說了,撤兵吧,曹操和李重再牛叉,也不敢和老天對着幹,隻能看着春雨肆虐,心中就悲喜交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