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41章 跟陸大貴道歉
陸大貴伸手揉了揉他的腦袋,笑道,“這世上多的是肮髒事,你還小,待你大了,就能一一見識了。”
雲翠荷聽到這裡,趕忙催促衆人。
“将騾車卸了就去廚房吃飯吧,再炒個白菜飯菜就好了。”
……
吃了飯,陸大貴還沒離開,便聽見有人在外頭敲起了門。
“雲嫂子,你在屋裡不?”
正在廚房洗碗的雲翠荷扭頭便喊道,“大貴,你去幫我瞅瞅門外是誰。”
“哎,好嘞。”
陸大貴應着,便來到門口開了門,見到面前三五個婦人時,眼底帶着一絲疑惑。
這幾個婆娘往常與星河家裡也不甚走動,怎的今兒結伴來了?
幾個婦人一反常态,并未如從前那般瞧不起陸大貴,而是一臉讨好的笑道,“大貴也在呢。”
随後便要進門,卻被陸大貴一把攔住了。
“哎,等等!你們來這裡作甚?”
有村民蹙着眉頭說道,“陸大貴你幹啥呢?都是一個村兒裡的,攔着我們作甚?我們又不會幹啥。”
陸大貴卻沒有任何讓開的意思。
“會不會幹啥先不說,這裡是星河家,你們總得說來幹啥的吧?”
一人滿臉鄙夷的嘁了一聲,“真當自己是條看門的狗呢?也不想想自個兒從前什麼德行,偷了人家的銀子,還好意思在人家裡做工。”
陸大貴聽着這話,臉色當即就冷下來了。
另外幾人見狀,忙拽了拽說話那個婦人的袖子。
“李氏,你說話注意些,别忘了我們幹啥來了。”
李氏翻了個白眼,也沒再理會陸大貴,而是望向屋裡大聲喊道,“雲嫂子,你在屋裡嗎?”
好半晌,雲翠荷才悠哉悠哉的端着一鍋燒熱的髒水出了屋,一出門便望見了幾張熟面孔。
“喲,你們幾個怎的來了?”
那幾人見着雲翠荷,忙笑着打招呼,“雲嫂子,忙着呢?”
“可不是?家裡忙不完的事兒呢。”
雲翠荷神情有些冷淡,剛才那李氏罵陸大貴她聽得真切,這不明擺着上門找茬來了麼?
幾人雖也察覺出來,但卻還是笑臉相對。
“雲嫂子,我們就是想來跟你借點糧食,現如今大家夥都沒飯吃了,鎮上的救濟糧也不頂用,你就當可憐可憐我們,多少給我們勻點糧食吧。”
雲翠荷将手中端着的鍋放在地上。
“倒不是我不借你們糧食,我家糧食也不充足,今兒星河還去鎮上領救濟糧了,隻是那糧食确實不頂用,全是沙。”
聽到這裡,那些人也滿心憤懑。
“是啊,也不知道是哪個黑心的,将那救濟糧兌了沙子,擺明了就是想斷了咱的生路。”
“不過雲嫂子,咱都是鄉裡鄉親的,如今咱村裡,你們家是實打實的富戶了,我們也都知道,你家裡多少還有點餘糧,你就勻我們一點,就當救個命,你也知道,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我們也不會讨上門來,日後待我們緩過來了,定會好生報答你們的。”
這幾人态度倒是極好。
關鍵從前住在老屋的時候,她們多少與自己有些交情,上次也并沒有因為井水的事情與村裡人一起來落井下石。
雲翠荷知道,今兒不吐點糧食出來,怕是也說不過去。
“想讓我勻一點出來也不是不可以。”她望向李氏,“不過李氏,你得先和大貴道個歉,如今大貴已經浪子回頭,又在我家幹活,你方才辱罵他就是不對,也是不将我家放在眼裡。”
一旁靜默不語的陸大貴聽了雲翠荷的話,心底着實是感動了一把,要說這個村裡,怕也隻陸星河一家還将他陸大貴當根蔥,在其餘人家眼裡,屁都不是。
“哎呀。”李氏上前握住了雲翠荷的手,“雲嫂子,我剛才就是心直口快,可并沒有半點不将你們家放在眼裡的意思。”
雲翠荷拍了拍她的手。
“我知道你對我家沒這個意思,咱都是鄉裡鄉親的,你與陸大貴道個歉,這事就算暫且了了。”
李氏有些沒好氣的說道,“雲嫂子,你都知道我沒這意思,還讓我跟陸大貴道歉作甚?”
說白了,她心底還是看不上陸大貴這種人的。
雲翠荷聽罷,冷下臉将李氏的手從自己的胳膊上推了下去。
“那你們就請回吧,我家實在是沒得多餘的糧食借出去。”說完,轉身便要往屋裡走,“大貴,送客!”
陸大貴立馬應了一聲,“好嘞!”
另外幾個婦人急了,忙于李氏使眼色。
李氏見狀,這才不得不拉住了雲翠荷的手。
“雲嫂子,我道歉,道歉還不成嗎?”下一刻,便見她望向陸大貴,面上有些不自在,“大貴,方才的話,是嬸子口不擇言了,嬸子向你道歉。”
陸大貴見狀,便也沒與她一般見識。
“嬸子言重了,我知道我從前做了不少混賬事,隻是希望大家不要總以從前的眼光看待我,人都是會變的。”
李氏面帶羞愧。
“大貴說的是,你不與嬸子計較便好。”
雲翠荷見狀,這才從屋裡将自家快要見底的米袋子拿了出來。
“今兒我也沒法分你們太多,怕是一家最多勻個兩斤三斤的,我家也得留個一二十斤糊口,還不知道接下來什麼行情呢,不過你們回去之後,可千萬得在村兒裡給我做個證,我家裡是真沒糧食了。”
說完,便給五個婦人每人分了一大碗糙米。
幾個婦人心裡清楚,雲翠荷這是怕别人家也來向她讨要糧食哩。
她們紛紛翻起自己的衣兜得了米,也連連點頭應着雲翠荷的話,“雲嫂子放心,再要是有人像上回讨水那般鬧到家裡來,你便讓星平星安去我們幾個家裡說上一聲。”
得了幾人的承諾,雲翠荷的唇角也勾起了一絲笑意。
“上回星河從縣城回來與我說,鎮上沒得糧食買,縣城卻有,總歸你們手裡的糧食能勉強應付個兩三日,要是手裡還有點餘錢,便可去買些回來應付着。”
總歸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雖然糧價高了些,好歹能保命,大哥二哥前些日子也是從家裡借了騾車往縣城買了點糧食回來的。
自家也不是菩薩,能指條明路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沒有屢次幫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