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684章 方晴又進去了
林玉瑤一怔,看向傅懷義。
“有進展了?”
“嗯,陸江庭在醫院請假回來了,明天就提前證據,再送她進去看守所。另外,他們村裡的人也終于同意來了。”
林玉瑤:“村裡人同意來了?啥時候來?”
“下個月過來,都快過年了,人家本來是不願意來作證。一會兒家裡雞沒人管,豬沒人喂,地裡糧食沒收完……人家把他們家的雞買了,豬買了,地裡的糧食也幫他們收完了。反正我聽說費了好大勁兒遊說,證人才同意過來。”
又拖了一個多月,不光是因為陸江庭進了精神病院,主要還是證人沒搞定。
反正葉蓮表示理解。
怎麼說呢?往往一個村的,往上數都是親戚。要不是跟這家人有恨之入骨的大仇,她也不願意去幹這吃力不讨好的事。
況且這大老遠的,都快過年了。
人家最終決定來,說明王忠家在村裡人緣不怎麼樣。
如傅懷義說的,第二天方晴果然又進去了。
以前在糧油店工作的時候,她為了能嫁給陸江庭自毀名聲,工作也丢了。
後來去掃大街,方晴又嫌棄掃大街是夠體面,懷念以前的糧油店工作。
再後來,掃大街的工作也沒有了,再回去的時候人家根本不要她,她拿出王建軍來都不好使,她隻好去撿垃圾。
撿了好幾天垃圾,她又懷念以前掃大街的工作。
是不夠體面,但那也是鐵飯碗呐。
現在好了,垃圾都撿不到了,她又進了拘留所裡。
“為什麼又抓我?案子都結束了,我是受害者。”
對方不急不緩的說:“軍方控訴你和王建國私通,破壞王建軍同志的軍婚。”
方晴:“……”
“沒完沒了是不是?建軍都去了好幾年了,誰告我?”
“原告不是個人,而是軍方。”他翻到第二頁,繼續道:“不光要告你們破壞軍婚,還要告你與王建國的兒子騙取軍方撫養費。”
方晴一個踉跄,“什麼……什麼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我相信你聽懂了。”
方晴臉色有些發白,“那都是謠言,謠言不可信的。同志,你得相信我啊,晨晨是建軍的孩子,絕對是,你相信我啊……”
“我相信你不重要,得法官相信你。”
“帶走吧。”
方晴不停的叫嚷也沒用,她試圖反抗手還被铐上了。
才出來沒幾天,這下又進去了。
王建國的爹娘傻眼兒了。
頭一個官司還沒打完呢,這下又被告了?
他們還沒來得及跟方晴商量呢,方晴又進去了?
“哎呀,這可得了啊。一個軍婚十年,兩個軍婚二十年。錯上加錯,會不會罪加一等啊?老頭子,二十年罪加一等是啥?會不會直接吃槍子啊?”
江梅眼淚流個不停,哇哇的哭,“天殺的,方晴那個喪門星,這下把建國害慘了啊。”
“老頭子,你快想想辦法呀。怎麼辦?怎麼辦呀……我們還能找誰呀。”
找誰?
他們在這裡,除了認識的傅懷義還有些人脈外,可就沒誰了。
但他們已經去找過傅懷義了,人家明說了這事兒管不了,頂多隻能介紹個靠譜的律師。
他還給他們留下了律師的電話号碼,告訴他們,如果有需要就打。
“老頭子,咱們要不找個律師吧。”
“自己找律師可是要收費的。”
“花錢的肯定比免費的靠譜啊,咱們輸了官司,沒準兒就是因為律師沒花錢。”
“這……”老頭子想了想說:“要不打個電話問問看,看需要多少錢,要是價格還可以就試試看。”
“我看行。”
兩人去樓下打了電話咨詢,對方即便知道他們是傅懷義介紹的,能給個熟人價,那價格也是高得他們沒法接受的。
更讓他們沒法接受的是,對方建議他們先再打一場官司。
不是跟陸江庭打,是跟方晴打。
方晴說她是被強暴的,那就打一場官司,認定她是自願的。
兩場官司都要分别收費。
他們覺得遇到黑心律師了。
“一場官司就能說清楚的事,還分兩場?我看他就是想多賺一場的錢。”
“他們就靠着給人打官司賺錢,那肯定的呀。”
“唉!城裡人太壞了,沒有一個好人。真沒想到啊,那小傅竟然介紹一個坑給我們。”
兩人說話間到了樓下,鄰居對他們一家早就指指點點,閑話不斷。
本來還在說他們家事,一見到他們來,全都閉了嘴。
王忠黑着臉。
江梅面色一僵,帶着幾分尴尬的道:“事情還沒定性呢,我們相信我們的兒子不是那種人。我們現在還在找人打官司,相信二審法官一定會還我們兒子的清白。”
“判都判了,二審怕是沒那麼容易赢的。”
“我們就是輸在沒有律師上,聽說對方是花了大價錢請的律師,我們……唉!我們沒請,是法院給安排的免費律師,對方說啥是啥,一點兒忙都幫不上,回頭二審我們打算花錢請個好點的律師。”
聽她這麼說,單純的居民有幾分信。
“打官司,這麼重要的事,你們怎麼能用免費的呢?不花錢的,人家能幫你們好好說話嗎?再怎麼省錢,這錢也不能省的啊。”
“是的是的,您說得對,但這律師費也太貴了,而且那律師還得建議我們多打一場,我感覺太坑了。”
江梅把剛才咨詢到的内容說了說。
結果旁邊另一位鄰居說:“我倒是覺得那律師說得對。”
江梅一怔,“但是這麼下來多少錢都下去了,對方說他們不保證能赢。他要是保證能赢,這錢我砸鍋賣鐵也湊一湊。”
“這怎麼保證?哪個律師也不可能給你說官司保證赢啊。”
“就是的,打官司本來就這樣,多少錢都是無底洞。要不人家說,窮人别打官司嘛,根本折騰不起。”
是啊,根本折騰不起。
大夥兒還是勸他們,說如果兒子真是冤枉的,花錢也值。
錢不錢的另說,有出來了,才能賺錢。
可惜他們心裡也明白,兒子并不是冤枉的,是真的幹了那不要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