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重生六零:我帶弟弟妹妹奔小康

第691章 地塊競盤前夕,華銀三巨頭親臨!

  

  8月28日。

  早上九點之前,港府商業署大樓前方的廣場上就已經陸續開來了三四十輛不同品牌的轎車。

  這些轎車的主人並不是商業署工作人員,基本都是在港城開設有工業工廠的大小老闆。

  昨天港府關於大浦區工業性質地塊發盤公示信息見報不久,港城工業圈子裡就傳出了鳳凰國際集團將要在港城投重資發展重工業生產的消息。

  原本並不出名的鳳凰集團公司立即引起了港城工業圈子甚至第三產業圈子的重大關注。

  幾乎所有經濟界人士都對這家『逆潮流而動』的國際資本集團無比好奇,都拚命地收集鳳凰國際集團所有信息。

  然而鳳凰國際集團成立還沒有超過一周,並沒有在港城做出什麼大事。

  所有打探者都隻能打探到一點表面信息。

  不過昨天國內各大報紙大量報道了鳳凰國際集團投資國內特區,進行日用電子配件產品生產的事情。

  這個消息倒是讓港城不少公司都打探到了。

  更有一些公司打探到鳳凰國際集團已經接手了太古集團積壓已久的那批重工業生產機械。

  這讓港城經濟界迅速意識到,鳳凰國際集團絕對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在玩真的。

  鳳凰國際集團是真的要在港城逆勢發展工業生產!

  於是今天很多從事工業生產的企業主都趕來了地塊發盤現場。

  他們幾乎都沒有競爭那塊地塊的意圖,主要是想來結識鳳凰集團公司,試探一下是否與對方有什麼可以合作的地方,以便抱上這條『大粗腿』。

  畢竟在港城『去工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當下,這些經營工業生產的大小老闆們內心惶惶,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決斷。

  能轉型地產和金融貿易的已經轉型或正在轉型。還沒轉型的不是不想,而是他們的實力太弱,基本沒有轉型餘地。

  華銀公司倒是一直都在勸說他們往國內特區搬遷以極大降低生產成本,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對國內的經濟政策穩定程度又心存猶豫。

  隻有極少數人在試著搬遷一小部分過去。

  這種情況下,橫空出世的鳳凰國際集團大張旗鼓地在國內投資工業生產,又大搖大擺地在港城買地興辦機械製造業。

  這樣的行為無疑是給處於彷徨之中的中小企業主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而此時的現場上除了這些企業主,還有幾個主要報道經濟信息的報社記者也已經到場,在隨意地找人進行採訪。

  「你們有誰知道鳳凰集團背後到底是西方哪幾家財閥支持?」

  「西方財閥就喜歡玩神秘,誰有那本事能打探到?除非他們覺得時機到了,自己顯露出來......」

  「鳳凰集團都如此看好國內長期市場,難道我們真的不用放棄,而是繼續堅持下去?」

  「這得看你廠子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決斷力......畢竟現在搞地產和貿易的賺錢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我倒是想把我那廠子的地塊開發成商業樓盤,隻可惜我那裡過於偏僻了一點,根本沒有資本關注。」

  「不偏僻的地方已經轉型成功了......你就慢慢等著繁華區域擴展到你那裡吧。」

  「那可不知道還要等上多少年?也許到那時候我的廠子已經倒閉了。」

  「聽說鳳凰集團的CEO威爾遜就是前兩個月報紙上報道的那樁離奇商業詐騙案的受害者......」

  「聽說鳳凰集團的總經理竟然是持華國國籍的,名叫陳國泰的正宗華國人......外界普遍認為這是鳳凰集團在以此向國內示好......」

  「我可是聽說了另外的版本。據說這陳國泰本身就是一個機械方面的天才人物。鳳凰集團又是重點發展重工業。陳國泰對鳳凰集團天然具有極其巨大的價值......」

  到場的中小企業主三五成群,熱烈地交流著自己通過各種渠道所收集到的種種信息。

  那幾個採訪記者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不停地忙碌著記錄著。

  時間就這樣慢慢流逝,慢慢逼近既定的競盤時間:九點半。

  九點二十分的時候,中小企業主已經來了一百個左右。

  此時都還沒有來的大概也不會來了。

  就在這時候,一輛豪華賓利緩緩進場。

  「不會吧?華銀公司的人居然也來了!」

  有認識那輛車的人大聲驚訝道。

  「他們也來了?也是,鳳凰集團擺明了瞄準國內市場,且已經往特區投入了真金白銀。華銀的人來看看鳳凰的情況理所應當。」

  另外立即有人釋然說道。

  華銀集團雖然披著『外資公司』外衣,但公司的真實情況在港城社會各界,至少在經濟界是『公開的秘密』。

  在眾人注目之下,賓利車在停車位上緩緩停穩。

  車子後車門打開,三個身材高大儀錶出眾的中青年人鑽出車子,面帶和煦微笑四下打量現場情況。

  華銀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CEO一般不會出面。

  眼下出現的這三人正是華銀公司擺在明面上理事的『三巨頭』:總經理朱懷中,副總經理向廷楊和黨昊。

  「呀,竟然是三巨頭一起出場!看樣子他們對鳳凰集團是相當相當的重視啊。」

  「是有些超規格了......不過鳳凰集團已經與國內特區簽署了總值一千萬港幣的第一期投資合作協議,展現出了最大的合作誠意。華銀三巨頭同時出面捧場也算說得過去。」

  眾多中小企業主們很是敬畏地遠遠看著朱懷中三人,互相竊竊私語。

  他們心裡都非常清楚,別看華國限於種種國際政治因素和國內需求因素,任由英國人在明面上掌控港城區域,但是港城沒有任何一刻可以與國內斷開聯繫。

  從來都沒有過!

  要不是華銀公司每天都會從國內『採購』一兩列火車的肉蛋蔬菜糧食過來,僅憑港城彈丸之地,如何能養活多達五六百萬的巨量人口?

  怕是十分之一都養不活。

  僅此一點,就已經註定華銀公司才是港城的真正王者!

  更不用說華銀公司的業務並不僅限於基礎生活物資貿易,而是廣泛擴散,廣泛分佈在港城百行百業之中。

  所以所有知道實際情況的中小企業主們都對華銀公司,尤其是華銀的三巨頭保持著最大的敬畏感。

  而不是如同港城普通小市民那般對華銀公司基本無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