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加官進爵,鄭氏反對
朝堂廷議,吏部尚書高士廉突然看了劉景一眼,後面的程咬金以為這貨要找茬,馬上笑眯眯地準備看戲。
程咬金知道,因為潘璋的事情,高士廉的吏部被責令整頓,要把整個大唐一千多個縣令全部審核一遍。
所以,高士廉要在朝堂上報複了。
程咬金準備看熱鬧,身後的士族也是幸災樂禍。
高士廉拜道:“皇上,大理寺少卿劉景屢破大案,功勞甚著。”
“微臣以為,應該給劉少卿升級,加官進爵才是,以此激勵群臣。”
高士廉說完,朝着劉景微微颔首。
朝中大臣都以為高士廉要在朝堂上和劉景開仗,沒想到高士廉居然主動為劉景要求升職。
“還以為有好戲看,空歡喜一場。”
程咬金低聲嘀咕道。
士族的大臣也是面露失望之色,堂堂皇後的舅舅,居然在朝堂上讨好劉景,真是...恬不知恥!
聽了高士廉的話,李世民點頭贊同道:“不錯,吏部尚書所言正和朕心,劉少卿自代管大理寺以來,屢破大案奇案,功勞甚著,朕也想如何獎賞。”
“正好,今日大家都在,便來議議劉少卿的獎勵之事。”
作為皇帝,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是帝王的權柄。
如果有功勞不獎勵,那麼其他大臣就會偷懶,不能激勵。
所以,劉景是必須賞賜的。
李世民發話,要廷議劉景的功勞,底下的大臣幾家歡喜幾家愁。
孫堂肯定是高興的,房玄齡一幫人和劉景有交情,也覺得可喜可賀。
但士族那幫子大臣就不一樣了,他們恨不得生吃了劉景。
“皇上,劉少卿屢破大案,肅清了長安城的風氣,微臣以為可以官升一級。”
房玄齡走出來拜道。
他先賣個好給劉景。
杜如晦也走出來拜道:“微臣附議。”
官職越往上越難提拔,到了三四品,前進一小步也是難如登天。
劉景擔任大理寺少卿不過半年多時間而已,現在又升官,這簡直是火箭速度。
李世民微微點頭,問其他大臣:“衆位愛卿,你們以為如何啊?”
掃視底下群臣,沒有人敢說話。
劉景要升官,誰敢蹦出來說半個不字,那是自己找死。
群臣畏畏縮縮,無一敢反對。
“皇上,微臣以為劉少卿升官太快,此事暫緩。”
魏征走了出來。
李世民微微笑道:“谏議大夫以為劉少卿升級太快?那依你之見呢?”
魏征拜道:“劉少卿三年前不過從八品,在歸義鎮立了大功,破格提拔為從四品上,這速度已經很快了,朝中多少大臣熬白頭,也不能得到。”
“如今才任職少卿半年,便又提拔,這速度實在太快。”
朝中大臣見魏征開口了,這才敢附和,都覺得劉景不過20歲出頭,就以寒門子弟身份取得四品官職,已經是大唐最年輕有為的官員了,再提拔就過分了。
“皇上,滿朝文武,哪個不是白發蒼蒼,劉少卿能站在這裡,已是天恩浩蕩,不能再提拔了。”
一個圓滾滾的官員走出來拜道。
此人正是荥陽鄭氏的鄭球,官任戶部侍郎,正四品上。
看到鄭球走出來,朝中官員的臉色微變。
誰都知道,劉景剛剛斬了荥陽鄭氏的翹楚鄭直,他們兩邊是死敵。
鄭球走出來的時候,司農鄭壽的臉色驟變。
昨天在家族會議上,鄭壽明确說了不許跟劉景過不去,沒想到鄭球居然又蹦出來,這特麼是把鄭氏家族拉下水嗎?
鄭球說完了話,就站在中間,環視四周,希望有别人出來說話。
終于,又有兩個官員走出來,拜道:“微臣也覺得劉少卿升官太快了,不宜再提拔。”
這兩個人是老頭子,真是皓首白眉,老的可憐。
他們心裡嫉妒劉景的前程。
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李世民一時間難以決斷。
就在這時,程咬金走出來,大大咧咧拜道:“啟奏皇上,微臣以為不能按歲數大小論官職高低。”
“我是個粗人,不懂其他的,但以前跟着皇上打仗,隻看誰殺得多,誰打勝仗多,沒有說看誰資曆老的。”
“劉少卿屢立大功,就是打了勝仗,就該當将軍領賞錢,什麼歲數不歲數,軍中有少年将軍,也有白發老兵,不能這麼算。”
程咬金這一番話,激起了武将的贊同。
開國武将都是靠着自己的鮮皿拼殺出來的,和這些士族文官不同。
士族文官靠着關系熬資曆,到時候就能提拔;寒門武将提着腦袋争取功名,每一寸功勞都是用皿換來的。
“微臣贊同程将軍的話。”
秦瓊走出來拜道。
李靖也拜道:“微臣以為程将軍所言有理。”
寒門的官員基本都同意,他們知道靠能力往上爬有多艱難,劉景這樣的寒門能占據高位,也給大家長個臉。
李世民點頭道:“朕的大唐任人以賢,不論資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