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宋的天空

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子

大宋的天空 潇騰 3687 2023-04-12 00:56

  夜,黑得出奇。

  蜀國皇宮西北角的一處小門,開了一道縫,一個消瘦的黑影,閃了出來。隻見他頭戴鬥笠,微躬着腰身,連跑帶颠,一路急行,來到宰相趙季良的門前。

  輕叩門環,很快,門開了。

  輕輕嘀咕了幾句,來人道:“快帶我去見你家主人。”

  宰相趙季良的書房,來人摘下鬥笠。

  趙季良走上前去,兩手大手重重地握在一起。

  “王大人!”來人正是樞密使王處回。

  “宰相大人……皇上……他龍馭賓天了!”王處回禁不住啼哭起來。

  趙季良正色道:“現在藩鎮掌握重兵,專門等待形勢變化,應當速立太子孟仁贊為新君,才能斷絕其非分妄想,哭無益啊。”

  一聽這話,王處回馬上收回眼淚,起身向趙季良鞠躬。

  “我擔心李仁罕可能不願侍奉一位幼主,你去拜見武信軍節度使李仁罕,順便打探一下,他對皇太子有什麼意見,我們再商量對策。”趙季良道。

  李仁罕,字德美,開封陳留人,年輕時在宣武軍為小校。長得“容貌瑰偉”,絕對是宣武軍裡最靓的仔。人帥嘴甜功夫好,跑腿送信,接個人送個客的面子活,就派給他了。

  朱溫做四鎮節度使時,署李仁罕為衙内,擔任朱溫的警衛員。唐昭宗被宦官劫持到鳳翔時,朱溫派李仁罕去納貢修禮。

  朱溫代唐建立後梁,李仁罕為宮苑儀鸾等使,管理國家儀仗隊。

  後梁滅後,李仁罕效力後唐。同光三年(925)後唐滅前蜀一戰,李仁罕監先鋒軍。魏王李繼岌班師回朝時,留下李仁罕留守成都,同時留下的還有馬軍都指揮使潘仁嗣、左廂都指揮使趙廷隐、右廂都指揮使張知業(李仁罕外甥)、牙内指揮使武漳、骁銳指揮使李廷厚。孟知祥到任後,奏請朝廷授予李仁罕為馬步軍都指揮使。

  此後,李仁罕參與了孟知祥在蜀地大大小小的戰争,功勳卓著,勇冠三軍,遠近聞名。孟知祥稱帝後,李仁罕則被任命為衛聖諸軍馬步軍指揮使,仍領武信軍節度使。與趙廷隐、張業、侯弘實分掌軍權。

  當時後蜀衆多高級将領驕縱蠻橫,剽掠百姓,肆意将百姓的良田據為己有,甚至挖墳掘墓,倒賣文物。李仁罕和張業,這對外甥和舅舅是這裡面最猖狂的,李仁罕因此而豪富。他還曾想娶頗有姿色的前蜀宮嫔花蕊夫人,因為怕被孟知祥怪罪,沒敢幹。

  ◆顧命大臣

  明德元年(934)七月,孟知祥病重,立孟仁贊為皇太子,代理朝政。同時授命宰相趙季良、武信軍節度使李仁罕、保甯軍節度使趙廷隐、樞密使王處回、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張公铎、奉銮肅衛指揮副使侯弘實等六人為顧命大臣,共同輔佐太子孟仁贊,執掌朝政。

  孟知祥這樣安排的顧命班子,用意深遠。

  宰相趙季良智識宏遠,為孟氏帝國霸業運籌帷幄,功勳卓著。

  趙季良,字德彰,濟陰(今山東曹縣)人。為人至孝,因母親早亡,他對待從母(姨母)如事生母。“幼涉書史,長于吏治,尤善騎射”,堪稱文武雙全。

  莊宗李存勖非常器重他,官至太仆卿。明宗時,被派到蜀地公幹,趙季良跟孟知祥是好朋友,從此就被孟知祥留在蜀地。

  孟知祥由蜀王而稱帝,趙季良也是帶頭勸進的。孟知祥稱帝後,他被拜為宰相。他忠于孟家,是難得的輔弼之才。

  樞密使王處回,“性寬厚愛士,頗有機略”,深得孟知祥的信任。

  保甯節度使趙廷隐是孟知祥麾下第一猛将,率軍扼守劍州時,兩次擊敗後唐石敬瑭。在與董璋之戰中,趙廷隐有勇有謀,“斬首千餘級”,董璋大敗。班師到成都時,孟知祥“親勞于郊外”。孟知祥稱帝後,趙廷隐任左匡聖步軍都指揮使,領保甯節度使。

  太原人張公铎是孟知祥的親信舊臣,雖為武将,但“倜傥有節義,好文史之學”。彌牟鎮大戰,張公铎“率衆大呼殺敵,所部士卒無不以一當百”,“董璋之敗,實以公铎一戰決勝焉”。早年就擔任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執掌皇帝親軍兵權。

  侯弘實原為後唐叛将李紹琛部下,孟知祥擊敗李紹琛之後,收為己用。在與董璋的戰争中,侯弘實“頗與有功”,而且為人“循謹而沉毅”。

  六人之中,唯一可能有異志的就是李仁罕。

  早在後唐長興元年(930),後唐明宗李嗣源準備征讨兩川時,李仁罕和他的外甥張業就曾企圖謀害孟知祥,投降後唐。出于穩定形勢的考慮,孟知祥當時隐忍不發。加上在後來的戰争中,李仁罕也确實立了不少戰功。孟知祥稱帝後,還沒來得及處理隐患,就早早地病故了。任命李仁罕為顧命大臣,也是為了穩住他。

  李仁罕與趙廷隐兩人因為搶功,險些刀兵相見,二人早就結下梁子。孟知祥将此二人同時安排進了輔政顧命班子,目的就是讓這二位互相制衡。

  第二天一早,王處回趕到李仁罕家,李仁罕身着盔甲,腰懸利刃與他相見,王處回吓了一跳,哪裡還敢把孟知祥駕崩的消息告訴他。

  準備了三天,樞密使王處回才和宰相趙季良,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宣布高祖遺诏,讓孟仁贊在柩前繼位登基,然後昭告開始發喪,全蜀哀傷。

  明德元年(934)七月二十九日,孟仁贊即位,改名孟昶,不改元,仍稱明德年号(一直到後蜀明德五年(938)才改年号為慶政)。

  十六歲的少年孟昶,倉促間就被推上萬萬人之上的皇帝寶座,面對着這些自己曾經的叔叔伯伯們,面對着虎目圓睜紮裡紮煞的金剛武将們,他的小心髒一直在不停地打着鼓。

  ◆懲奸除惡

  孟知祥的結發妻子是李克讓之女瓊華長公主(後唐時改封福慶長公主),李克讓是晉王李克用的二弟,作為李克用的侄女婿,馬步軍都虞候,孟知祥在晉國可謂舉足輕重。

  李克用的長子李存勖為了拉攏孟知祥,就把自己的一個嫔妃李氏,賜給了孟知祥。

  後唐天佑十六年(919)十一月十四日,李氏在太原生下一名男嬰,這孩子就是孟昶,人稱孟府郎君。

  孟昶年少,國事完全由趙季良、李仁罕、趙廷隐、王處回等四名輔政大臣定奪。

  趙季良是宰相,王處回是樞密使,典掌機要;李仁罕和趙廷隐都是手握重兵的前朝宿将,手握重兵。

  除了宰相趙季良和王處回謹守職分,盡心輔佐,其餘二人根本不把孟昶放在眼裡,在朝中專橫跋扈,各行其是,氣焰相當地嚣張。

  不作死就不會死,或者沒那麼快就死。李仁罕自恃為功臣宿将,小皇帝才剛剛繼位沒幾天,他就上表要求孟昶任命自己判六軍諸衛事。孟昶招來趙季良和王處回商議,還沒決定好,這邊,李仁罕就已經派人到樞密院與學士院,催促早點起草任命的诏書。

  孟昶不得已,得罪不起這位大神,隻得答應任命李仁罕以武信節度使兼中書令、判六軍事,成為禁軍最高統帥。

  同時為了制衡李仁罕,趙季良和王處回又建議孟昶,任命保甯節度使趙廷隐兼侍中、為六軍副使。

  五代十國時期,武将們似乎都信奉:“皇帝輪流做,今日到我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幾十年。”

  李仁罕經曆了大唐、後梁、後唐、後蜀,四個朝代,看慣了這些開國皇帝們“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把戲。似乎,你可以,我也可以。

  尤其是遇到幼主繼位,這一黃金節點,孤兒寡母,最容易被人欺負。弱肉強食,内部不取,難保外面的獵手不行動。趙匡胤輕松攻取荊南、湖南,也是因為這兩地都是幼主繼位。

  在這個山高水遠的天府之國,李仁罕躊躇滿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李仁罕的奪權舉動,打破了後蜀的軍事平衡局面,引起趙廷隐等人的強烈不滿。

  這事過後剛有一個月,明德元年(934)十月,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張公铎、豐德庫使韓保貞、茶酒庫使安思謙、醫官使韓繼勳等人紛紛上表,彈劾李仁罕有反心,暗地裡招募死士,集結兵馬,訓練士卒。六軍副使趙廷隐也勸孟昶除掉李仁罕。

  事态萬分緊急,孟昶一時不知所措,他急匆匆地叫來趙季良、王處回,想從他們的眼神裡找到答案。

  宰相趙季良建議召六軍副使趙廷隐前來議事。經過數個時辰的商議謀劃,在推翻了多種方案之後,二趙終于達成了一緻的共識。

  他們告訴孟昶,皇上不要怕,我們隻需如此這麼這麼這麼辦,就可确保江山無虞,社稷平安。

  孟昶終于舒了一口氣,當即密令趙季良與趙廷隐抓緊處理此事。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能力弱的吧,皇上看不上,能力強的吧,皇上又心裡怕的睡不着覺。如果說李仁罕有錯,錯就錯在,他已經是六十二歲的人了,不應該做這麼沒腦子的事,向幼主強制要官。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