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主流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問題的答案這不僅趙昺知道,恐怕天下人都知道。幾乎所有人都甯願放棄愛國理智而選擇忠君,連質問君主的勇氣和願望都沒有,何況深刻透徹的洞察力呢!這種不能面對真相的愛國主義,從此毒害所有的人,使識時務者的國人學會了回避真相,向強權屈服,而學會了用沉郁頓挫豪放憤激的美文抒發漂亮的空洞的愛國深情。甯願抛棄或壓抑最高的價值、踐踏最低的底線,甯願委屈尊嚴、犧牲國本,逐漸形成了一個病态的文化。
這種思想潮流不但讓大宋承受了無盡的災難和恥辱,也形成了士人可憐、可悲、可辱的性格态度,而士人集團除了在道德問題上虛張聲勢之外,在實質性的問題上并沒有什麼作為。但這個看似隻是國家内部本身的問題,卻導緻國家陷入緻命的困境,讓一個比三個遊牧民族國家還要強大數倍的大宋帝國,在戰争中屢屢被動,不斷退縮,表現的極為軟弱無能。
可要是說整個大宋朝就沒有敢挺身而出為國谏言,想為國出力的士人,趙昺以為也過于絕對,如李綱、趙鼐、胡铨,眼前的文天祥、陸秀夫和師傅應節嚴都在其列。但這些人絕對沒有好下場卻是絕對的,不是被貶嫡、就是被流放,或是孤老鄉間終生不得起用,甚至是兵敗身死。管你是出于何種目的報國,偏偏國家就不理睬你,斷絕你的任何報國希望。如果大家沒有權利去愛國和保衛自己家園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其實是不屬于他們的。那還可以做什麼呢?
陸遊在趙昺的前世之中可謂是愛國士人的代表,其幼年時期就一直過着南遷逃難生活,參加進士考即遭遇秦桧罷黜,後數次作為參議官參與北伐策劃與準備行動,卻一而再再而三被黜退,晚年退居故鄉二十年。換句話說,他一生都沒有機會為愛國出力。凡是愛國抗戰派都是如此遭遇,可是他們都很執着,越在愛國事業上失意,越是不肯放棄,那麼他們是否對這種愛國抗戰事業的正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思考明白了呢?
趙昺想他們都沒有想明白,因為皇帝不想讓他們打。而在這皇權至上的時代,除了依賴國家政權,他們便不具備自由獨立的愛國能力甚至愛國權利,難以獲得組織任何社會力量的權利和能量,一個****社會斷絕了任何一個有雄心壯志為國家做事情者的任何具體路徑,你再熱愛祖國和再有雄謀大略,你也不敢、不能有所作為。除非這個國家,也就是皇帝給你的資格和路徑,所以這些人的下場也注定是英雄氣短,壯志難酬。
那他們能如何呢?就隻能像一群被遺棄的怨婦,不依不饒地哭訴,請求國家允許他們為這個家賣力,但他們早都已經被厭棄,喪失了為國獻身的權利,也沒有參政議政的資格,他們是“多餘人”。然而他們還是不敢對皇帝心存腹诽,隻是對一個空洞的朝廷不具名的埋怨,對一個抽象的國家無處無能地示愛,完全沒有出路然而卻絕不放棄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