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在!”
紀靈再次跪地。
“紀靈,鎮守繁昌,攔截叛賊劉勳,安撫降卒,功勳卓著,賞黃金十斤,襄陽城中宅院一座,遷廬江中郎将,督廬江、豫章兩郡軍事。”
劉琦頓句而念。
對于這位袁術手下大将,劉琦對他的印象也隻來自與漢末名場面轅門射戟。
但是紀靈這次對荊州的功勞,無愧于力挽狂瀾。
對劉琦而言,更可以說挽大廈于将傾。
若無他力挺文聘,恐怕廬江現在也不在荊州之手,荊州和九江的聯系被隔。
九江成為飛地後,張遼和臧霸會怎麼想就不得而知了。
“謝大都督。”
紀靈起身,面帶幾分不自然之色望向文聘,看到的卻是文聘由衷而喜的目光。
“文聘,你失火藥有罪,但守城數月有功,即日起免去城督之職,任紀靈副将,可有疑議?”
劉琦再度下令。
“無異議,謝大都督。”
文聘沒有絲毫猶豫,跪地而道。
聽到處罰不過是他和紀靈換了個位置。
兩人不由相視而望,長舒一口氣。
劉琦自顧自走至堂内一側,盯着挂在牆上的輿圖問向二人道:“紀都督,文将軍,你們可曾派斥候細作前往大江下遊,探查過近江的江東軍駐地?”
既然正面突破孫策防線難上加難,他就要改變戰略了。
“回大都督,大江下遊的江東屯兵之地,當屬在吳郡丹徒的水軍大寨。”
文聘上前朗聲道。
“水軍大寨,在輿圖上何處?”
劉琦眸中一亮。
張遼上前幾步,在輿圖上指了兩處,接着道:“江東水軍原本駐紮在牛渚,可自從大都督占領九江之後,他們便轉移到了更為下遊的丹徒。”
劉琦說着張遼手臂望去,丹徒己在大江出海口,對面便是徐州廣陵郡,那裡已被孫策占了部分。
而原來的駐地牛渚卻在九江郡對岸,自然沒有丹徒安全。
“末将擔心江東會有水師偷渡至繁昌城後,所以派過許多細作監視江東水師,絕不會有錯。”
文聘接着講道。
劉琦點點頭,讓文聘做方面之将,的确是讓人無比放心的選擇。
此次和紀靈調換個位置,也隻做做做樣子而已。
“來而不往非禮也。”
劉琦徑直走到書案前坐下,掃視着堂下文臣武将下令:“魏延,明日起,你便領輕騎巡視大江江畔,攔截江東斥候。”
“郎君,在下是親衛什長,任務是保護郎君安危,這率軍截殺江東斥候一事,漢升将軍弓馬娴熟,箭術無雙,比我更加合适。”
魏延出列行禮禀道。
“也好,那就有勞黃将軍了。”
劉琦從谏如流,看向黃忠。
現在他除了從曹操那裡得來的兩千餘戰馬,還有張繡提供的千餘匹。
手下有騎兵四千衆,就是缺一個好騎将了。
那個讓他心心念念的人兒,現在應該還在常山老家,得找個機會拐來才是……
“喏!”
黃忠應聲出列。
他現在四十出頭,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
“紀靈文聘,待水軍東行之後,你們便佯攻孫策,莫要讓他領兵回援。”
“喏!”
二人齊聲應下。
“好,爾等都下去準備吧。”
劉琦看着僅剩下沒有分配任務的甘甯、賈诩還有龐統三人,起身欲走。
“郎君,統還尚未分配任務。”
龐統出列眼巴巴望着劉琦。
“士元?你想留在丹陽?”
劉琦看了一眼龐統,便明白了他的心思。
紀靈文聘督兩郡軍事,眼前卻連一個能入堂的文士都沒有,顯然自己沒有給二人配備軍師之事,被他看了出來。
“還請郎君應允。”
龐統拱手。
“哈哈哈,也好,紀靈文聘。”
劉琦笑看龐統招呼起二人:“這位龐統龐士元是荊州名士龐公後輩,他既想在你二人軍中曆練,你們今後商議軍務加他一個便是,他若有提議你等可采納而用,但無需遵從。”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