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隻是打打殺殺,江湖也是人情世故。猜忌是人天生的弱點,猜忌和懷疑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情感殺手。
“間者,使敵自相疑忌也;反間者,因敵之間而間之也”。挑撥離間雖不入流卻很有效。《孫子兵法》雲:“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兩國交兵,哪裡有那麼多君子協定,難免用間,更會間中有間,疑中有疑,計中有計。
南漢國第一名将潘崇徹,廣東南海人,從小知曉兵事,常年為國争戰,戰功赫赫。
内侍省是皇帝的近侍機構,主要管理宮廷内部事務。潘崇徹擔任過内侍省丞,是内侍省的上層領導。南漢的官都是宦官擔任,有人根據這一點,推斷說潘崇徹是個宦官,也有人反對這一論調,堅信潘大将軍是個響當當的男子漢,大丈夫。所以潘崇徹是不是宦官,尚無定論。
公元952年,南漢中宗劉晟派内侍省丞潘崇徹與将軍謝貴一起,出兵湖南。郴州一役,南漢軍大敗王逵,伏屍八十裡,潘崇徹一戰成名。
此後,潘崇徹被劉晟派往桂州,坐鎮一方,掌握兵權。
乾德元年(963),潘美出任潭州防禦使,第二年,領兵奪回了郴州。
潘美知道,南漢最倚仗的大将隻有潘崇徹和邵廷琄,為打垮南漢,他決定實施反間計。
◆南漢名将
邵廷琄,東莞篁村人,南漢宦官,素有大志。從小就喜歡削竹為馬,騎在竹馬上縱橫馳騁。
陳橋兵變以後,邵廷琄上書南漢後主劉鋹,“聽說真主(趙匡胤)已經出現,其勢必将統一天下,請陛下修鑄兵器,做好準備;若不如此,請把庫中珍寶送到中原,遣使通好,方為上策。”這一番逆耳忠言,讓劉鋹很是反感。
後來,潘美攻陷郴州,包圍連州,劉鋹這才感到恐懼,加封邵廷琄為開府儀同三司東南面招讨使,率領水軍駐紮洸口(今英德),抵禦宋兵。
為防止宋軍南下,邵廷琄一面修築城池,一面治理甲兵,訓練士卒,積極備戰。
乾德三年(965),廣州城裡開始流傳一則謠言,說邵廷琄在連州等地招兵買馬,意圖謀反。同時,一封誣告邵廷琄圖謀不軌的匿名信,擺到了劉鋹的案頭。
沖動是魔鬼。劉鋹本來就很反感邵廷琄的直言進谏,這回終于讓他抓住邵大将的小辮子,也不問真假,劉鋹立即派遣宦官趕到軍營之中,賜死邵廷琄。
行刑之日,衆軍士手挽手排成人牆,阻攔朝廷使臣入營。
邵廷琄仰天長歎:“劉鋹無能,天亡南漢!”命兵士們讓開,從容引頸就義。
傳說邵廷琄被朝廷問斬并沒有死,而是連夜騎竹馬返回老家龍口村,母親正在菜園地割韭菜,廷琄就問母親:“韭菜割了還能長嗎?”
母親答:“韭菜割了當然能長。”
廷琄又問:“人頭割了還能長嗎?”
母親答:“傻兒子,人頭割了哪還能長?”
邵廷琄聞聽此言,大吼一聲,倒地而亡。百姓聽聞邵廷琄的死訊,無不痛哭流涕,争相為他立廟祭祀。
四百多年後,明代禦史黎光,廣東東莞人,曾寫過一首《過洸口吊邵廷琄》,悼念自己的這位老鄉。
宮使遭讒日,軍中盡感傷。
伍員甯負國,屈子竟沉湘。
身殒英靈在,名留史傳香。
遺祠今已廢,無處奠椒漿。
除掉邵廷琄,唯一能和大宋抗衡的将領隻剩下潘崇徹一人了。趙匡胤現在還沒空攻打南漢,因此潘美有的是時間将反間計進行到底。
開寶元年(968),駐軍桂州的南漢西北面招讨使潘崇徹,也陷入了謀反的謠言之中。
劉鋹立即派出宦官薛崇譽前往桂州,探察虛實。臨行時,劉鋹授意薛公公一旦坐實潘崇徹有不臣之心,可以跟處置邵廷琄一樣,立刻将其就地正法。
薛崇譽,南漢韶州曲江人,數學家,善長算術,通曉《孫子算經》《五曹算經》。為了當官混口飯吃,這位數學家也是拼了,把自己閹割之後,進入朝廷,成為劉鋹親信。
欽使薛崇譽的到來,讓潘崇徹立馬預感到來者不善。為了不重蹈邵廷絹的覆轍,潘崇徹讓手下軍士,身着甲胄,執槍持戟,列陣出迎。
這麼多的刀槍架在頭上,薛公公哪裡見過這種陣勢,早就吓得腿肚子哆嗦發軟,哪敢有一絲絲的造次,更沒有心思去數數了。
但見他春風拂面,嘴裡像吃了十八顆蜜棗,溫言軟語,點頭哈腰,拿對待劉鋹的那一套,轉而對待潘崇徹。彼此寒暄過後,薛崇譽這才跟着潘崇徹進入營中。
薛公公中規中矩地吃吃喝喝,竭盡所能把潘大将誇得跟朵花似的,潘崇徹跟着敷衍一番。薛公公心驚膽戰地在營中過了一宿,第二天就急匆匆地回宮交差去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回到宮中,薛崇譽是這樣向劉鋹奏報的:“潘崇徹不思報效國家,每天讓八百多位伶人,‘衣錦繡,吹玉笛,為長夜之飲’,根本不理軍政!”到底是精于五曹計算的高手,數學家薛公公說謊都不用打草稿的。
薛公公的話,在南漢朝廷掀起不小的波瀾,有人偷偷給潘崇徹送信,潘崇徹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一定要向劉鋹證明自己的清白。
他安頓好部下,單人獨騎連夜趕往廣州,拜見劉鋹。“陛下,聽聞有人誣陷微臣謀反,現在,我自己送上門來,是殺是剮,您看着辦吧。”
面對潘崇徹,劉鋹反而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好一陣子,他才安慰道:“愛卿是朕的忠臣良将,朕又怎麼會治你的罪呢?這些年,你在外帶兵,也着實累了,也該好好歇歇了,這樣吧,你既然回來了,就暫時留在朕的身邊吧。”
從此,潘崇徹一直未得重用,賦閑在家,釣魚逗鳥,養花讀書。
潘美又赢了一回。
劉鋹如此對待忠臣良将,這讓很多在外帶兵的将領,各個脊椎骨發涼,後背冒冷氣。
在宮廷任職的南漢士兵都知兵馬使李廷珙,目睹劉鋹屠戮忠良,魚肉百姓的殘暴,内心十分驚恐,料定劉鋹必定成不了大器,久後必亡。為了盡早逃離劉鋹的魔掌,李廷珙主動請求戍邊,劉鋹還真允許了,讓他帶兵戍守湘粵邊境的九嶷要塞。
乾德四年(966)四月,李廷珙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率軍在九嶷要塞起義,投誠大宋。
趙匡胤嘉其忠義,诏授李廷珙為郴州沿邊招收指揮使,封州刺史。李廷珙非常感激,次年,向趙匡胤進獻《平嶺表策》,積極給趙匡胤讨伐南漢出謀劃策。
大宋征讨南漢,李廷珙主動給潘美當向導,領着宋軍反過來攻打南漢。
劉鋹投降後,趙匡胤封李廷珙為廣西總管招讨使,令他收拾不願臣服的南漢殘餘勢力,整治廣西的社會治安。李廷珙不負重托,剿撫并用,使廣西的局勢很快平定下來,随即赴京述職。趙匡胤欣賞李廷珙的謀勇兼備,擢升他為刑部尚書。
留着這麼一位有作為的良将不用,南漢不亡,天理何在。
大宋進兵的消息傳到廣州,潘崇徹起初還以為劉鋹會看在自己多年帶兵的份上,能重新起用自己,可是,等了好久都未見皇帝召見,老潘的心登時拔涼拔涼的。他以眼病複發為由,向朝廷請了長假。
伍彥柔戰死的消息傳到廣州,劉鋹這才覺察到潘崇徹的重要性,派人火速趕往潘家傳旨,加封他為馬步軍都統,率兵三萬北上戍邊。典型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
潘美聽說潘崇徹又卷土重來了,絲毫不敢大意,下令軍隊嚴陣以待。
然而此時的潘崇徹已經對南漢心灰意冷,根本不想再為劉鋹效力,隻想擁兵自保,不想與潘美有任何交鋒。
面對宋軍,潘崇徹隻是觀望,或是虛張聲勢,絕不近前一步。宋軍的探馬将此情況告知潘美,潘美也被搞得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