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齊、宋、曹、衛四國諸侯聯盟定議,今年三月或四月開春,便要對狄人發動一次軍事猛攻。幫助衛國收複部分失地,重新鼎立社稷,再建宗廟。
功業在前,衛國上下,人人皆陷入狂熱之中。
公元前659年,周惠王十八年,二月,衛國使團車馬粼粼,一路奔魯而去。
此次出使以甯速大夫為主使,以于正大夫為副使,目的是去魯國訂立一些盟約。如果能說動魯國一同出兵讨狄,那自然是最好,若說不動,也要盡量求來一些軍援物資。
按說這魯國是東方僅次于齊國的大國,然而邢、衛兩國相繼蒙受狄難,魯國卻幾乎全程隐身,沒有履行華夏諸侯國的救援義務。
這是因為魯國這幾年,國内也正在經曆“魯難”,政局很不穩定,卻是無暇它顧。
而這一切卻要從齊魯的世代聯姻,兩代魯君相繼娶了齊國的公女開始說起。
公元前662年,周惠王十五年,魯莊公去世了。而魯莊公的老爸魯桓公,堪稱此時的最強綠帽王。
魯桓公即位後,娶齊國齊襄公(齊桓公異母兄)的妹妹文姜①為夫人。公元前694年,魯桓公意外發現齊襄公與文姜二人兄妹通奸,便怒斥了文姜,文姜受了委屈便向自己的哥哥兼情人的齊襄公告狀。四月,齊襄公灌醉魯桓公,派公子彭生殺死了他。事後迫于魯國壓力,齊襄公殺公子彭生以敷衍魯國。
魯桓公死後,文姜的兒子姬同即位,是為魯莊公。
老爸是綠帽王,被自己舅舅和老媽聯手殺害,魯莊公也沒好上多少,絲毫沒有吸取自己老爸魯桓公被齊國公女戴綠帽子的教訓,卻是将綠帽傳統也一并繼承了。
魯莊公即位24年之後,他娶了齊國的公女哀姜,立為夫人。哀姜是齊襄公的女兒,一同陪嫁的還有宗女叔姜。
為迎娶哀姜,他在大夫黨氏的封地附近築起了高台準備迎親,誰知多番來往之下,魯莊公竟然看上了黨氏之女孟任,兩人“割臂盟公”②,許立其為夫人之位。
于是,雖然迎娶了哀姜,但是魯莊公每天卻和孟任打得火熱,和哀姜無子,卻和孟任生下了兒子。
夫妻不協之下,這個哀姜也是不甘寂寞。魯莊公有個哥哥名叫慶父,在魯國位列上卿,頗有權勢,哀姜就看上了慶父,兩人暗中叔嫂私通,給魯莊公帶了綠帽子。
由于魯莊公和哀姜之間沒有生子,這樣魯國也就沒有了嫡長子,于是病重的魯莊公打算立自己寵妃孟任的兒子子般為接班人,也算彌補當年自己失信,沒有立孟任為夫人之事。
魯桓公有四個兒子,除了繼承國君之位的嫡長子魯莊公外,還有庶長子慶父、庶次子叔牙、嫡次子季友三人都有才幹(三人的後人便是日後掌握魯國朝堂的魯之三桓)。
季友秉承莊公遺志,想要立子般為君,而慶父、叔牙二人,卻想要立慶父為君。
于是在魯莊公去世之後,季友毒殺了叔牙,奉子般為君。慶父立馬不幹了,新君在位僅兩月,他就派人刺殺了子般,并發動政變,驅逐了季友。另立叔姜的兒子,情人哀姜的養子啟方為君,是為魯闵公。
魯莊公二十四年迎娶的齊國哀姜、叔姜,三十二年而崩,所以此時的魯闵公乃是年幼而立,于是上卿兼叔父的慶父更加跋扈難制,國政皆出于其手。
即使如此,他仍不滿足,魯闵公二年八月,慶父又聯合情人哀姜,派蔔漪在武闱又殺掉了闵公。季友則趁亂領着魯莊公的另一個兒子姬申(姬·魯·申)逃到邾國,并發出文告,聲讨慶父,要求國人殺慶父,立姬申為君。